手機創新服務無限可能 Android揮軍出征

2008-07-22
自2007年谷歌(Google)宣布發起成立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並聯手開發名為Android的手機作業系統,希望把手機打造成功能強大的行動電腦,首波參加開放手機聯盟的企業已達三十四家,均為國際知名的一線大廠,其中宏達電(HTC)更肩負開發第一支Android手機的重任。
開放手機聯盟在2007年11月12日釋出Android軟體開發套件(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SDK),並提供1,000萬美元作為Android程式開發人員競賽(Android Developer Challenge, ADC)的獎金。這項比賽分為兩回合,第一回合從全世界眾多參加隊伍中選出得以參加晉級比賽的前五十名,每一名可獲得2萬5,000美元。第二回合的比賽則是在2008年下半年舉行,配合Android手機推出市場,再從第一輪的入選作品中篩選前二十項最成功的應用程式,其中十人可獲得27萬5,000美元的獎金,另外十人則是每人10萬美元。  

第一回合Android程式開發人員競賽獲獎作品日前也已正式公布(表1),從中不僅可以觀察Android發展的方向,也可看到未來手機應用的趨勢。

點圖放大

Android盼成網路平台共主  

以往當任何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想要在手機上提供服務,必須面對的問題包括眾多的手機作業系統、不同手機廠牌的硬體功能、不同的瀏覽器以及各家電信業者的平台,因此想在手機上提供網際網路服務,必須投注大量資源去克服這些問題,而Android的出現,將可望解決上述問題。  

谷歌所打造的軟體平台Android涵蓋作業系統、執行環境到瀏覽器,這個平台能讓所有網際網路公司都把服務放到手機上,讓網際網路公司在面對掌握用戶的電信業者時,擁有更多議價籌碼的空間。  

依照谷歌的計畫,是希望扮演行動上網世界的「共主」,才能讓其他網際網路公司願意將自身的服務置放在這個軟體平台上,然而,要當共主,就須要有足夠數量的用戶基礎才行。  

因此,谷歌的作法是自己重新去制定一套標準,然後希望說服手機商、網路服務商、軟體開發商等,摒棄其他標準,用Android這套就好。谷歌舉辦程式開發人員競賽,就是為了達成這個目的。谷歌的這步棋,只要花1,000萬美元就可以讓全世界的程式開發人員都為其效力,一來可以宣傳,二來可以刺激大量全新的想法與應用,對初出茅廬的Android來說,可說是一舉多得,剛好都是可以協助累積足夠用戶數量所需的關鍵要素。  

ADC大賽刺激全新應用  

ADC大賽第一回合於2008年4月14日截止收件,共有來自七十個國家的一千七百八十八件作品參賽,參賽作品有三分之一來自美國,五分之一來自亞洲。前五十件優勝作品已於5月公布,除有四件作品開發者希望暫時保密外,其他四十六件均已公開。其中可能有一件來自中國大陸的作品獲獎,而台灣團隊則不幸敗陣。這些作品是由上百位領域專家評選出來,從中不僅可以看到Android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也透露出往後手機應用的趨勢。  

事實上,根據谷歌官方文件的獲獎作品說明,僅有簡單描述,很難窺其全貌。因此我們花了相當的時間,從功能描述、應用潛力與得獎理由等各個層面去分析,並推測每件作品的真正價值與可能影響,以確實掌握Android手機應用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  

這次獲獎的作品,除了由個人或團隊開發出來之外,還包括一些是公司將其服務移植到Android平台參選而獲獎,像是The Weather Channel Interactive將氣象資料呈現在Android手機上、ShapeWriter將其快速輸入法貢獻至Android手機、TuneWiki提供上網搜尋歌詞的服務等。由此可看出,一方面谷歌鼓勵企業將既有服務移植到Android上,以尋找Android上的殺手應用;另一方面,由於手機可提供即時性的資訊與處理,非常適合這些公司所提供的服務,再加上Google的品牌效應及Android應用程式介面(API)容易開發的特性,確實也讓某些企業將Android看成是可以擴展其服務的平台。  

Android手機發展待推敲  

若將獲獎作品依應用簡單的分類,可分成與位置相關的應用(Location-based Applications),與聯絡簿、通訊錄、行事曆、簡訊等手機核心應用相關的應用,與音樂、遊戲等多媒體應用相關,以及其他與購物、身分認證、烹飪等日常生活相關的應用。圖1所示是獲勝作品依不同應用分類的比例圖,其中與位置相關的應用占38%,為比例最多的應用領域;手機核心應用相關為13%,音樂、遊戲等多媒體應用則占15%,其他與日常生活相關則占剩餘的34%。從谷歌所選出的這些應用,或許可了解未來Android手機可能的樣貌。

圖1 獲獎作品應用分布統計
位置!位置!位置!
  獲獎作品中最大比例的應用,多與「知道在哪裡」有關,也就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谷歌地圖(Google Maps)的組合。尤其是當遊客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叫車服務、城市導航、在地美食、天氣提醒、旅程安排等應用,都能透過手機平台提供貼心的服務,將是龐大的商機所在。另外,延伸出的進階服務可能包括:當使用者所處的位置發生改變,手機設定也會跟著變動。例如進入會議室開會時,手機會自動設成靜音;發生意外導致偏離原訂道路時,手機也會自動撥打電話求救;其他還有基於地理位置的特定廣告等,也都頗具誘因。
當然,除了「位置」確實是手機最具特色的資訊外,Android SDK開放Google Maps API讓開發人員易於使用Google Maps,可能也是導致位置相關應用如此活絡的原因。
連結社群網路
  所謂社群網路(Social Network),就是將不同人所創造的資訊統一,並傳遞至用戶端。這樣的資訊,大部分是由不認識的朋友所打造出來的。在獲獎的作品中,大約有30%以上的應用與社群網路有關,尤其是透過某種共同的興趣來搭建,例如旅遊、音樂、美食等。另一方面,透過社群網路也可能挖掘出很多潛在的資訊,例如計算出特定地區的安全指數、追蹤特定手機的天氣,一旦用戶遭遇到惡劣天氣時,就會及時通知用戶的家人、或是當有朋友來到用戶附近時,用戶會自動接到通知等。
另外,在獲獎的作品中,也常見將傳統手機上的核心應用如即時訊息(IM)、通訊錄與社群網站結合,使用戶可以清楚知道聯絡人的心情、狀態與當時所在的位置,以便更能掌握與運用人際關係。這些都可以看出,Android的應用將會朝向與社群網路更密切結合的方向發展。
80分的iPhone
  在獲獎作品中,幾乎沒有針對企業的應用,由此可見Android的市場推行策略將是消費者市場。因此Android第一波的競爭對手並非微軟(Microsoft)的Window Mobile,反而將是蘋果(Apple)的iPhone與採用Symbian作業系統的多媒體手機。
簡單來說,iPhone比較偏重專屬(Proprietary),在產品推出方面以功能或效能領先競爭者;而Android則比較偏重開放(Open),在產品推出方面希望以速度、反應敏捷度打敗競爭者。
從產品性能競爭的角度來看,Android能讓其他手機業者有機會迅速趕上蘋果,推出「80分的iPhone」,讓其他手機可與iPhone一較高下。這種戰略思維也在獲獎作品的脈絡中找到,例如作品Rayfarla強調多點觸碰(Multi-touch)螢幕,可以在多台手機樂器上達到互動的樂趣;Diggin能讓使用者在手機上以個人的風格管理音樂;TuneWiki能上網搜尋適合的歌詞與尋找志同道合的歌友等。
掌握即時資訊
  手機與電腦使用者的最大差異,在於對即時資訊的需求不同,因此Android的重點之一在強調對即時資訊的掌握。如PicSay可在拍照時寫下感言,並同時上傳給朋友分享;或是在購物時利用手機拍下商品條碼,再上網找出商品詳細的圖文介紹,甚至還能夠比價,接著搭配Google Maps查詢附近哪家店賣的最便宜;還可以用手機相機拍攝白板,將它發給與會者當成會議紀錄。上述種種,都是電腦無法比擬的,只有手機能夠即時處理這樣的資訊,為日常生活提供全新體驗。

總而言之,Android與目前手機實際上的差異在於Android採用的「遠端使用」概念,與現有手機「近端使用」概念不同。谷歌希望Android手機能超越打電話、發簡訊這類單功能的應用,並提升拍照、聽歌、玩單機遊戲的境界,開始向各式各樣的網路應用發展。  

這次獲獎的作品中,或多或少都和網路有關,這也就是「遠端使用」的概念:終端的應用來自服務端,因此服務提供者、軟體開發商、硬體製造者皆能獲利;而「近端使用」的重點則強調終端上的應用,與服務端的聯繫是微弱的,只有少數的軟體開發商與硬體製造者才能從中獲利。因此Android軟體平台對於手機產業的影響,並非在於此平台的銷售量多寡,而是在於此平台提供讓手機軟體平台,甚至讓手機產業朝向與網際網路更密切結合發展的可能性,這也就是谷歌想把在網際網路上的吸金機移植到手機平台的初衷。  

本系列專欄將針對個別得獎作品進行更深入的介紹,並分析各類應用的獨到之處與商用化潛力。下期首先登場的是得獎比例最高,與位置相關的各種應用,敬請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為資策會網路多媒體研究所行動多媒體技術中心主任,同時亦為MTube團隊之一員。MTube/Android團隊為資策會與工研院同仁共同組成,並由中研院院士孔祥重所帶領。該團隊任務係執行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委託之「服務導向行動裝置前瞻計畫」及「嵌入式軟體核心平台計畫」,主要目標為研發下世代行動上網裝置與所需的嵌入式軟體核心平台。)

Upcoming Events

熱門活動

More →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