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5G部署已趨成熟,但室內覆蓋仍受限,因其主要架設於室外。5G高於舊有的4G 700MHz頻段,但穿透力不及4G LTE頻段,導致大型建築內訊號較弱。
衛星通訊支援電信、廣播、網際網路與國防應用,透過不同軌道與頻段實現全球連接。本文介紹其運作原理、關鍵特性選擇與最新技術發展。
5G網路的同步需求較4G更為精細,簡化的遷移邏輯可能忽視了5G架構中不同層次的同步要求,因此在向5G過渡時需要更精確的同步設計和針對不同層級的考慮,避免一刀切的做法帶來不良影響。
自2017年以來,蜂巢通訊功率等級2隨著5G技術、折疊螢幕手機以及新頻段的出現而發生了顯著變化。本文將回顧PC2的基礎知識,並探討PC2在頻分雙工波段中的作用,以及現代設備在提升發射功率方面所面臨的挑戰。
高功率、輕量的射頻(RF)被動元件對於衛星通訊酬載至關重要,粉床融合金屬積層製造(AM)製程已發展成熟,成為開發任意形狀RF和微波元件的突破性技術。本文展示基於物理的模擬技術在最佳化毫米波帶通濾波器(Band-pass Filter)的應用,包含從建模/合成到製程的過程,使其可安全地發射上太空。
針對智慧物聯網,目前已有許多異質網路結構被提出。對於需要遠端進行寬頻通訊的AIoT應用來說,寬頻和即時性為最重要的特點,而5G NR結合Wi-Fi HaLow形成的異質網路成為智慧物聯網的嶄新方案。
5G基地台設計正面臨重大變革,包括發射/接收頻道數量從4個增加至256個,頻率範圍也擴展至3~4GHz,並有望達到7GHz。面對基地台設計的全新要求,功率放大器(PA)也需要同步演進。
開放式無線電存取網路(O-RAN)將RAN拆分為RU、DU、CU,大幅提升基地台部署彈性,而多元的部署方案也大幅提高布建基地台的時間成本。在此情況下.自動化方案將有助於縮減整體部署流程。
5G行動網路在高頻頻段具有傳輸距離限制,因此需要提升基地台布建密度。然而,在部分偏遠及地勢險峻地區,基地台建置不易,需要另尋解方。無人航空載具(UAV)能夠擺脫地表束縛,靈活扮演5G多躍(Multi-hop)網路的中繼角色,成為拓展行動網路覆蓋範圍的潛力方案。
第五代行動通訊(5G)逐步普及,回程技術成為支援全球5G網路部署的關鍵。本文介紹各種5G網路回程技術,並重點討論E頻段無線射頻鏈路。
眾所皆知,5G為我們帶來了各種機遇,包括更快、更可靠的網路,以及全新的商業模式。面對新興機會,技術專家必須了解可能面臨的挑戰並制定相應解決方案,方能抓住這些發展機遇。
大多數關於5G的討論都集中在其標準技術,以及對使用者可能帶來的潛在好處上,例如新技術的頻寬和範圍將如何實現神奇的功能和內容。然而,在描繪5G新技術的未來潛力時,設計團隊在努力實現5G標準的隱含承諾時所面臨的眾多工程難題,往往缺乏相關探討。
無線網路本身極度複雜,每天都產生海量的資料。隨著新一代技術推陳出新,其複雜性也持續提升,使得人工智慧(AI)成為將無線網路最佳化的理想工具。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