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低功耗廣域網路(LPWAN)技術經過了多年的發展,發展的態勢己漸趨明顯,LoRa及Sigfox雖作為LPWAN初期的主流技術,但隨著3GPP標準組織於2016年訂定R13行動物聯網標準LTE-M及NB-IoT,在全球電信營運商的積極布局之下,利用現有LTE站台為基礎,透過頻帶內(In-band)的方式升級為NB-IoT及LTE-M網路,搶占了LPWAN的主流技術地位,不必像LoRa及Sigfox需要重新布建基地台,以及LoRa及Sigfox在非授權頻段上的使用限制及干擾,反之NB-IoT/LTE-M以安全性較高的授權頻譜實現了快速網路部署,並隨著廣域行動物聯網的商業應用模式日趨成熟,進而帶動終端晶片及模組的大量出貨,可以預期的是晶片及模組的價格會持續下降,加速未來行動物聯網的成長。而市場上其它的LPWAN技術如LoRa和Sigfox則轉型做為區域型專網和高度客製化的場域(表1)。
5G進展順利,許多現場試驗已經完成,同時還有許多其他工作正在全球穩步地進行。根據GSA最近發布的5G試驗快照報告顯示,迄今,全球已確定了326個以上的單獨5G試驗和示範,約有62個國家和地區的134家行動營運業者宣布了5G試驗。雖然其中許多試驗都側重於展示更高的輸送量,但5G頗具靈活性,其提供的新特性將實現新的使用案例。5G為無線標準奠定了基礎,並將帶領人們走進2030年和未來。
在2019年年初的世界通訊大會(MWC)上,華為、一加等眾多5G手機的問世,掀起了一股5G技術潮流。終端應用成為5G早期的驅動力,2019年也被業界稱為5G元年,當然未來5G技術的應用不僅僅是手機,還有可能是汽車、飛機、家電、公共服務設備等眾多設備。5G將會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利器。
邊緣感測已經不是新的概念或實務應用。目前,偵測物體的存在並執行動作已成為感測器中常見的用途,包括自動開門、警告駕駛後方有障礙物或自動開關燈等。
藍牙到達角(AoA)和出發角(AoD)是建立室內定位標準框架的新技術。利用這些技術,定位的基本問題可歸納為判斷射頻訊號的到達和離開角度。本文將說明這些技術的基礎概念,建議一些測量到達方向的理論。
USB Type-C(USB-C)具備多工、體積小、正反面可插拔等特性,不僅被多個協會採納,應用裝置也陸續搭載使用,讓USB Type-C接口有望一統過去紛亂的高速傳輸介面,因此備受矚目。
隨著Nordic、微芯(Microchip)、新唐科技(Nuvoton)、恩智浦半導體(NXP)、意法半導體(ST)與瑞薩電子(Renesas)等公司相繼推出基於ARMv8-M的微控制器(MCU)後,即時作業系統(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 RTOS)供應商需要更新他們的RTOS,以支援供ARMv8-M使用的TrustZone。
更高的乙太網速度、雲端運算、物聯網以及虛擬資料中心的興起,使得資料中心的營運商須滿足更多的要求。超大規模資料中心的營運商正在推動著100G鏈路和模組技術的更廣泛採用。與此同時,400G的外型規格和光學模組已經處於全面推出的關鍵點上,預計將在2019年逐步展開。資料中心產業的這一轉變,將以驚人的速度帶來比久經考驗的四分之一小外型規格可插拔28G(QSFP28)高一倍的模組密度,最高可達到四倍頻寬,與四個100G的模組相比,400G模組的總功耗更低。
受益於超可攜式可穿戴偵測裝置的發展和採用,數位健康正在經歷一場革命。這些裝置能夠使長期和慢性疾病患者將健康偵測與日常生活整合,從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便利地提供高水準護理。然而,在不使用大尺寸電池的情況下,要為這些裝置長時間供電,為設計師帶來巨大挑戰。
天線效率在智慧型手機的整體射頻(RF)性能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的RF需求(尤其是即將過渡至5G)以及智慧型手機工業設計的廣泛趨勢,意味著智慧型手機必須要將更多的天線安裝到更小的空間內。
最新的USB標準即USB 3.2,將資料傳輸頻寬提高到單通道10Gbps。USB 3.2的Super Speed USB Gen2規範提供了改進的資料編碼和功效,它的速度是第一代標準(5Gbps)的兩倍。USB Type-C也稱USB-C,它支援最新的USB 3.2標準。全功能的USB Type-C電纜USB 3.2 Gen2標準下可支援高達10Gbps的資料傳輸速率,以及在DisplayPort v1.4標準下高達8.1Gbps/通道和多達4通道的顯示資料傳輸速率。
資料中心業者必須採用新一代的技術,來支援5G和物聯網所需的響應時間和高頻寬。未來全球將有數十億個連接到網路的裝置,並執行資料密集型即時應用,屆時資料中心常見的100GE(Gigabit Ethernet)速度,將無法因應如此嚴苛的要求。有鑒於此,資料中心業者必須將網路速度從100GE提高到400GE。更快的網路速度需要更快的記憶體和更快的串列匯流排通訊。
使用8位元微控制器(MCU)和藍牙(Bluetooth)4.1低功耗模組來控制紅色、綠色、藍色和Alpha的色彩空間,進而以低功耗無線方式進行精確控制發光二極體(LED)的顏色平衡。
傳統的醫療保健系統正逐步接近其極限,不過,現在越來越先進的聯網醫療設備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替代方案。人們都希望長壽,只是不喜歡在這個過程中變老,這是衰老過程的一大悖論。無論如何,人們的預期壽命正不斷地在成長,而隨著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健康挑戰也是如此。
在製造業、配電及公用事業(天然氣、電力、水)等工業領域,操作與環境條件是互連應用的重要挑戰。在清晰明確的網路架構下,通常使用有線連接來確保關鍵任務系統的可靠性。而無線連接應用於彈性的點對點連接,在有線基礎設施缺乏或不易改變的工業環境中尤為常見。過去,這兩種網路類型並不常互相連接應用,但互聯網的發展改變這一切。
隨著網路吃到飽方案的推出,以及不斷成長的物聯網、智慧城市和車載應用生態體系,無線網路電信營運商正面臨行動寬頻流量的爆炸性成長。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透過毫米波技術的加持,讓行動網路更上層樓。
隨著全球5G部署推動助力增加,預計帶來超低延遲、更高速度、更低功耗及更多連接,各家硬體公司與工程師都在為2020之後的代表產品進行準備。4G的重點在於消費者的網路容量或「把網際網路裝進口袋」,但5G帶來的效益遠遠超過4G。
近年來藍牙(Bluetooth)位置服務的市場商機持續快速成長,據業界預測,到了2022年,此解決方案領域的年出貨量將超過4億個產品。
由於人和機器在太空中往來發送並接收不計其數的電子資訊,所以太空中增添了許多雜訊。為了幫助人們更清晰地聽到彼此的聲音,從太空時代初期開始,射頻(RF)波導濾波器一直是通訊技術的核心。
自動駕駛汽車經過多年發展,已經不再是一個傳說。隨著5G、C-V2X、精準定位等技術逐步取得突破,無論是整車廠還是汽車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都開始投入技術研發,致力於讓汽車實現足夠的智慧化,能夠像人類一樣觀察周圍的路況。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