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是一種使用無線傳輸的寬頻接取網路技術,除了提供消費者寬頻接取網路外,亦讓消費者無論何時何地,都可利用無線網路高速連接上Internet,傳送或接收所需資料...
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是一種使用無線傳輸的寬頻接取網路技術,除了提供消費者寬頻接取網路外,亦讓消費者無論何時何地,都可利用無線網路高速連接上Internet,傳送或接收所需資料。2005年是WiMAX晶片發展的關鍵點,WiMAX聯盟預計在7月展開產品驗證,下半年則有相關產品問世。此外,新一代的行動寬頻接取網路標準802.16e預計可在年底通過,未來將更進一步把WiMAX推向行動寬頻網路的舞台。
如同WLAN組織推動IEEE 802.11系列規格技術,WiMAX的眾多支持者亦在2001年就成立了WiMAX論壇組織,旨在推廣IEEE 802.16無線寬頻網路技術。目前該組織擁有超過200個成員,包括運營商、晶片廠商、設備廠商等,具有完整的產業鏈,成員中甚至包括Alcatel、AT&T、英國電信、FUJITSU、Nokia以及Intel等行業巨頭,顯現出WiMAX技術的市場吸引力。
除了推廣IEEE 802.16無線寬頻網路技術外,WiMAX組織亦將致力於驗證WiMAX產品,並利用互通性測試認證來確保不同廠商之間802.16 WiMAX產品的操作互通性。由IEEE802.16組織訂定產業標準,加上WiMAX組織的測試認證確保產品的互通性,讓消費者可放心的購買WiMAX產品,不用擔心相容性以及互通性的問題。
IEEE 802.16標準系列又可分為固定式寬頻無線接取網路標準和移動式寬頻無線接取網路標準,現階段的主流標準為2004年公布的固定式無線寬頻接取網路規範(802.16-2004),至於下一代的新標準802.16e則屬於移動式寬頻無線接取網路標準(表1)。
802.16-2004針對2~66GHz頻段的無線介面物理層和媒體存取層做了詳細規定,定義了支持多種服務類型的固定式寬頻無線接取系統的媒體存取層和物理層。該標準定義了三種物理層實現方式,除了單載波外、亦使用了具有較高的頻譜利用率,與可抵抗多路徑效應、頻率選擇性衰落或窄頻干擾的OFDM(256-Point)、OFDMA(2048-Point)。此外,802.16d亦支持使用者移動性的部分功能,以便支援後來的移動式無線接取系統。
802.16e是802.16的增強版本,該標準規定了可同時支持固定式和移動式寬頻無線接取系統,其物理層實現方式與802.16-2004基本上相同,主要差別是對OFDMA進行了擴展,可以支持2048-Point、1024-Point、512-Point和128-Point,以適應不同載波頻寬的需要。至於媒體存取層則加入許多新的特性,以便支持移動性。
802.16e提出了一種既能支援高速數據業務又使用戶具有移動性的寬頻無線接取解決方案,其工作在2~66GHz適於移動性的許可頻段,可支持用戶站以車輛速度移動,同時原先802.16-2004所規定的固定式無線接取用戶能力並不因此受到影響。除此之外,802.16e亦規定了支持基地台或區域間切換的功能,可滿足用戶在各個服務區之間任意漫遊的需要。
在無線網路技術中,目前最蓬勃發展的要算是WLAN技術,根據Dataquest的預測,到了2008年,超過八成的筆記型電腦將具備WLAN能力。WLAN與WiMAX的主要差異在於傳輸距離的遠近,WLAN屬於區域網路的應用,一般使用於100公尺以內的通訊距離,至於WiMAX屬於都會型網路的應用,則可以在數公里到數十公里的範圍內使用。WLAN與WiMAX雖然同屬無線網路技術,但WLAN主要應用在室內環境,如家庭、辦公室等;至於WiMAX,由於其寬頻與遠距離傳輸的特性,可應用在接取網路上,對於幅員廣大電信基礎建設不足的地區,可快速提供寬頻接取服務。WiMAX可作為WLAN的回程鏈路(Backhaul),亦可與WLAN互補。未來當PDA或筆記本電腦具備802.16e功能後,使用者可在熱點內使用WLAN連接,離開熱點但仍然在WiMAX服務區內時,則可以連接到WiMAX,提供使用者無縫的無線網路服務(表2)。
尚在制定中的WiMAX 802.16e標準未來將朝向移動式寬頻接取技術發展,可提供與3G相似的移動寬頻上網能力,資料傳送速度以802.16e佔優勢,而3G則定位在手機上的應用,是一種能提供多種類型、高品質多媒體服務的全球漫遊移動通訊網路,其工作在2.7GHz頻率之下,在車行速度90Km/hr時,傳輸速率可以達144kbps,步行速度時,傳輸速率達384kbps,室內或固定時傳輸速率可達2Mbps。
若將WiMAX與3G相比,WiMAX的傳輸速率較快,基地台的涵蓋範圍較廣,因此營運業者所需要的基地台數目也較少,其設備成本也較低,加上WiMAX所使用的頻道可以是免費的,較具成本優勢。不過,從成熟度方面看,802.16e的標準化工作目前還沒有完成,距離商用化還有一段路要走。同時,在切換、移動性管理和終端狀態管理等與蜂窩網路架構有關的方面,802.16e也較3G來得差。
雖然,802.16e和3G在業務上有部份重疊,不過,兩者的定位不同,3G定位在手機上,數據傳送速度相對較低,但在語音和手機應用方面將較為出色。802.16e主要應用在筆記型電腦或是PDA等,提供具有移動特性的寬頻數據服務,兩者主要應用領域不同,應不致互相取代(表3)。
全球2004~2008年的WiMAX晶片組市場規模如圖1所示。WiMAX在標準規格802.16-2004確立後,已開始有少量的晶片組出貨。目前主要應用在局端或是點對點的固定式無線接取,以補足現有有線接取網路如ADSL與Cable Modem的不足;或是作為新進電信服務營運業者快速切入市場的替代技術。估計到了2006年,在新一代移動式無線寬頻網路規範802.16e訂定完成之後,筆記型電腦與手持式裝置將開始導入WiMAX功能,與現有的WiFi搭配,以雙無線平台方式架構完整的行動運算網路,此將促使WiMAX快速成長。
在WiMAX晶片供應方面,Intel已正式發表首款WiMAX晶片「Intel PRO/Wireless 5116」,初期採用台積電0.13微米製程生產,預計2005年第二季後,將由自家晶圓廠以90奈米製程量產,並採用TI、SMI的射頻晶片作為搭配。Intel並積極與系統業者策略聯盟,目前有多家業者嘗試採用其晶片開發WiMAX相關設備,如中興通訊、Alcatel、Air、Alvarion、Redline等。此外,Intel亦與多家電信業者合作,在各地推出先期應用,如香港、印度、愛爾蘭、阿根廷、墨西哥、巴西、美國、英國等,並預計2005上半年在全球40個國家同步展開WiMAX網路建置與試用,其中將以亞洲為主要發展地區。
至於其他晶片供應商亦投入WiMAX晶片的發展,如Wavesat在2004年12月推出基頻晶片DM256,並於2005年1月量產。而Fujitsu亦於2005年4月推出WiMAX基頻晶片(表4)。
觀察WiMAX的規格發展趨勢,可發現WiMAX將由固定式(Fixed)邁向可攜式(Portable),最終成為行動寬頻接取(Mobile)的解決方案;而WiMAX的應用產品,也將從最初的室內/外型固定式裝置,到應用在如筆記型電腦等可攜式產品,最後發展到智慧型手機或PDA均內建WiMAX功能。在此趨勢下,初期WiMAX將以晶片組的型態出現,其中包含基頻晶片與射頻晶片,未來則隨著成本需求,勢必朝向單晶片架構發展。此外,當WiMAX逐漸跨入大眾終端市場時,低耗電技術與進一步微型化,均是未來的技術發展趨勢。
2005年是WiMAX關鍵的一年。展望未來,WiMAX的普及仍需許多客觀條件配合,如初期是否能順利取得所需頻譜,以及WiMAX是否能提供穩定的服務,與獲得電信及數據服務營運商之支持,甚至晶片供應商的支持態度與晶片開發時程都會影響WiMAX的普及速度。而到了2006年末~2007年,成本將成為WiMAX跨入一般大眾市場的另一個主要關鍵。
在台灣方面,由於WiMAX目前尚處於起步階段,現階段台灣業者與國外業者的進度不至於相差太多。此外,由IEEE 802.16工作會議將首度來台舉行,以及Intel計畫大力推動台灣WiMAX應用環境,均可看出國際間亦不敢輕忽台灣業者在WiMAX發展中之關鍵地位。台灣業者在現階段可先累積研發與製造能量,俟IEEE 802.16e標準底定後,大眾市場對於WiMAX的龐大需求成形,市場高速起飛時,再以台灣業者所熟悉之網路終端產品為標的適時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