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至今仍未完全恢復,這也讓仿冒者有機可乘,盜版產品四處流竄,大發災難財。為了確保生態系夥伴和消費者權益,HDMI宣布推出「網路傳輸線驗證橫幅」,除了確保產品合規性、效能外,也為製造商、經銷商以及消費者建立可信度。
由工研院轉移輔導設立的起而行綠能,獲得和泰集團和仰德集團旗下士林電機(士電)投資,今日共同成立充電服務暨軟體營運公司「充壩(Gochabar)」,主攻智慧充電服務商機。
為了加速零售業數位轉型,藍牙技術聯盟近日宣布將為電子貨架標籤(Electronic Shelf Label, ESL)制定新的無線通訊標準(Bluetooth ESL)。據悉,Bluetooth ESL將採用藍牙5.4規範中的新功能,以及即將發布的ESL定義規範,以建立可互通的ESL系統。
未來汽車將會有許多創新服務,例如雲端串流遊戲。對此,恩智浦半導體(NXP)表示,因應此一趨勢,車用處理器除了要有安全性和高效處理能力外,也必須從軟體定義面考量,觀察汽車軟體平台有何需求,以提供車廠、ODM/OEM所需的晶片。
美國寬能隙半導體業者Wolfspeed宣布,將在德國薩爾邦(Saarland)興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碳化矽8吋晶圓廠;這將會是Wolfspeed在歐洲的首座工廠,同時也是最先進、高度自動化的工廠,以滿足車用、工業和能源等領域不斷成長的需求。不僅如此,采埃孚公司(ZF Friedrichshafen)也與Wolfspeed達成戰略合作,將投資可觀的金額支援新工廠建設。
國際市調機構Gartner近日表示,2023年全球終端設備(個人電腦、平板、和手機)的總出貨量約為17億台,與2022年相比將再下滑4.4%。其中,因經濟低迷降低消費者換手機意願,在換機週期拉長的情況下,與2022年相比,今年智慧手機的總出貨量預估會再下跌4%。
三星電子(Samsung)近日公布2022年第四季財報。在全球經濟衰退以及市場對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降溫影響下,三星2022年第四季營收為70.46兆韓元,年減8%;營業利益則為4.3兆韓元,與2021年同期相比銳減約69%,且創下過去8年來最低紀錄。
企業專網(Private Network)常被視為5G殺手級應用,也是垂直場域推動數位轉型的重要一環。是德科技(Keysight)於2022年末舉辦World Innovate線上論壇,於首天邀請專家分析5G專網現況,以及企業部署專網常見的困難及挑戰,並說明業者該如何攜手合作,才能提供滿足各企業需求的專網服務,搶進這塊商機。
英特爾(Intel)近日推出第4代Intel Xeon可擴充處理器(代號Sapphire Rapids)Intel Xeon CPU Max系列(代號Sapphire Rapids HBM),以及Intel Data Center GPU Max系列(代號Ponte Vecchio),顯著提升資料中心的效能、效率、安全性,協助運算需求不斷提升的創新技術發展,例如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HPC)和5G網路。
科技的突飛猛進,日復一日地改變人們的體驗,從工作和生活方式,到全球人類的移動方式。量測儀器廠商是德科技(Keysight)日前舉辦KeysightWorld年度技術前瞻線上論壇,探討5G/6G、量子運算、數位分身/人工智慧,以及電動車/自駕車等主要新興技術趨勢,包括介紹最新產業趨勢的開幕演講、探討未來主要挑戰的分組討論,以及展望未來的閉幕演講。其中,量子運算已經成為國家級的科技戰略目標之一。
趨勢科技(Trend Micro)於1月5日宣布成立5G資安新公司訊勢科技(CTOne),為企業在5G專網環境中各種落地應用提供資訊安全解決方案,從網路到端點實現更全面完整的安全防護,助企業在導入5G專網時預先部署資安防護網,防禦可能的新興網路威脅,強化垂直應用領域的數位韌性,目前已和合作夥伴試行提供專網資安,未來將持續擴展服務版圖。
愛立信(Ericsson)最新《行動趨勢報告》強調降低環境影響的重要性,電信產業可藉由減少自身碳排放,以及幫助其他產業減少達15%碳排放,在實現全球氣候行動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愛立信也發布2022年《打破能耗曲線》報告,從規畫、部署和營運切入,提出電信業者減碳方向,透過網路現代化打造智慧網路,採用網路性能和節能功能的平衡方法,管理持續成長的資料流量。
愛立信(Ericsson)發布最新一期《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預測2022年底全球5G用戶數將達到10億,並於2028年達到50億。5G用戶數成長快速,比4G早2年突破10億大關,為迄今成長速度最快的通訊技術。與此同時,行動網路流量來到EB級,未來XR技術也將左右流量變化,在頻譜有限的情況下,往高頻發展為必然趨勢。
晶片架構廠商Arm成立超過三十年,使用其架構的晶片出貨量已累積達2,400億片,透過Arm技術設計晶片和解決方案,解決廠商面臨越來越複雜的運算挑戰。Arm亦建構了廣大的生態系,包含IC設計夥伴、硬體、軟體、工具等不同領域,台灣更有許多廠商是生態系的重要成員。面對環境、產業、地緣政治的挑戰,Arm認為解決運算挑戰應是其中的核心策略。
資策會(MIC)於12月14日舉行《2023年台灣資通訊產業前景》記者會,發布2023年趨勢解析。整體而言,淨零轉型、永續ESG與數位轉型的重要性將更為提升,台灣大型甚至中小型企業皆須開始關注與投入行動;觀測台灣資通訊與軟體產業,8吋SiC量產加速台灣第三類半導體發展、台灣電動車業者能見度提升、G速世代商機以及軟體定義需求熱度等四大亮點值得期待;展望新興市場,資策會MIC關注永續城市的包容力科技、新型態數位體驗以及無縫化資料分享等三大潛在商機。
智慧應用時代來臨,資通訊產品從零組件到系統都需要智慧功能的加值,ADI日前舉辦2022 Intelligent Edge博覽會,展示多款智慧化解決方案,相關技術應用涵蓋類比/感測元件、感測邊緣(Sensor Edge)、洞察邊緣(Insight Edge)與網路邊緣(Cyber Edge)等面向,瞄準工業控制、製造等產業應用。
研華(Advantech)宣布,自2020年與承業生醫旗下久和醫療簽訂經銷夥伴關係後,經過2年多的積極耕耘,已成功搶進台灣智慧手術室市場,合作場域包括中山附醫、林口長庚、新國民醫院,分別採用研華AVAS手術室影像串流解決方案或PAX醫療螢幕,透過物聯網技術讓手術過程更順利,進而提高手術品質與成功率。
車子與手機互聯可增加車輛控制彈性,透過近場通訊(NFC)、藍牙(Bluetooth)、超寬頻(UWB),能夠近距離完成身分驗證成為數位車鑰匙,更可實現車內車外無縫互聯,例如車外定位尋車、車內語音服務應用。這項趨勢也讓手機廠和車廠界線開始模糊,合作、跨界發展的案例出現,各大廠商加快布局車機互聯,數位車鑰將成關鍵應用。
行動通訊快速演進,3GPP R18標準才剛剛進入制定階段,5G R16的標準內容也尚未完全投入市場,大眾的眼光卻已經看向Beyond 5G(B5G),開啟6G願景想像。6G預計來到THz頻譜的潛力應用將擴大通訊範圍,也因此帶來頻譜共用、節能永續等問題,是在迎接科幻小說描述的未來前,必須關注並克服的關卡。
行動通訊從4G走向5G,帶來架構上的劇烈變化,軟硬體分離更明確,整體架構從封閉走向開放。其中,最明顯的改變發生在基地台,原本4G僅分為無線寬頻頭端設備(RRU/RRH)和基頻單元(BBU),5G進一步細化為射頻單元(RU)、分散單元(DU)和中央單元(CU)三部分。分離架構成為IT業者打入行動通訊供應鏈的契機,Open RAN(O-RAN)開放式介面推行及全球,加上5G將行動邊緣運算(MEC)視為關鍵技術,配合去中化和資料中心ODM直供(ODM Direct)帶來的機會和推力,伺服器廠商投入5G成為新的布局方向。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