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國際行動裝置介面標準組織MIPI聯盟(MIPI Alliance)日前宣布,針對免授權的MIPI I3C基本(Basic)規格進行首次更新,釋出1.1.1版本。新版本在速度方面提供兩種高資料速率(High Data Rate, HDR)模式,可以相同匯流排(Bus)頻率傳輸更多資料。同時,新版本規格也標準化錯誤目標重置,強化裝置中針對錯誤的修正,進而滿足智慧手機、穿戴裝置等介面的創新設計與研發需求。
隨著高階的自動駕駛車與日俱增,基於雲端開發與部署技術正加速軟體定義的發展,Arm與汽車供應鏈企業合作,推出全新的軟體架構暨參考實作,供嵌入式邊緣裝置使用的可擴充開放架構(Scalable Open Architecture for Embedded Edge, SOAFEE);以及兩種全新的參考硬體平台,加速實現汽車產業軟體定義的未來。
市場調查機構IC Insights針對全球IC代工市場進行分析,預計2021年代工總銷售額將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並持續以11.6%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成長,預估2025年,將達到1,512億美元。
5G世代來臨,全球智慧手機應用處理器(AP)市場持續成長,與2020年相比2021年第二季營收成長18%,高達70億美元(約為2,100億新台幣)。調查機構Strategy Analytics《2021年第二季智慧手機應用處理器(AP)市場營收追踪》研究報告顯示,聯發科和展訊(Unisoc)22021年第二季營收成長幅度達三位數。
追求安全、舒適的居家環境是住戶長期的目標,隨著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5G時代來臨,智慧家庭的出現,更是大幅改變人們的生活型態。根據研究機構Omdia研究顯示,直至2025年,智慧家庭產業將帶來1,780億美元的市場商機。
工研院為幫助IC新創事業解決技術、專利、法務、資金等狀況,並推動台灣半導體IC設計產業,日前宣布攜手半導體晶片核心矽智財大廠Arm共同建構新創IC設計平台,協助新創公司結合關鍵智慧財產權(IP)。
隨著時代變遷,人們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日漸提高,對於低噪音、高功率的家電需求也不斷增加。目前降低噪音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好的方式便是從源頭避免噪音產生,因此如何精準控制馬達運轉,成為許多廠商關注的議題。對此,德州儀器(TI)推出70W無刷直流(BLDC)馬達驅動器,滿足設計人員需求。
台灣今年(2021)5月歷經一週內連續限電兩次,台電的單一獨立電網設備事故,因此必須藉由低頻卸載及用戶輪流限電,進行電力調度,交通甚至一度停擺。在數位化、去中心化和脫碳的時代,先進的配電管理系統是克服再生能源間歇性與不穩定性的最佳利器。對此,透過數位化及強化電網,達到有效電源管理和穩定供電。
新冠肺炎波及全球,宅經濟逐漸興起後,手遊與視覺化應用市場大幅成長,玩家體驗愈追求高品質、高解析度的裝置系統顯示及更新率。對此,Imagination發表光線追蹤技術(Ray Tracing),以追蹤光線從來源開始照射到物體上,再由物體反射的光線路徑,解決極耗運算的挑戰,實現行動裝置提供即時光線變化與穿透效果。
光達(LiDAR)的全稱是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雷射探測及測距),是一種利用雷射感測距離的方法,它會測量雷射從物體反射回來所用的時間而達到測距的目的。根據具體應用,可以使用不同的波長,但最常用的是紅外線(IR)。
為升壓調節器選擇IC的過程與降壓調節器不同,主要區別在於所需輸出電流與調節器IC產品規格之間的關係。在降壓拓撲中,平均電感電流基本上與負載電流相同。而升壓拓撲的情形則不一樣,需要基於切換電流進行計算。本文介紹升壓調節器IC(具有內部MOSFET)或控制器IC(具有外部MOSFET)的選擇標準,與如何使用LTspice選擇合適的周邊元件以建構完整的升壓功率級。
近年來汽車電氣化已逐漸成為車用市場的主流趨勢,不但大幅減少碳排放,亦能提供穩定、持久的驅動力。隨著汽車電氣化,車輛中的雷達感測器布建數量也越來越多,以提供更多元的功能與應用。為使相關系統逐步趨於穩定,羅德史瓦茲(Rohde&Schwarz, R&S)推出新一代雷達測試系統(Radar Test System, RTS),包括前端QAT100天線陣列及後端AREG800A汽車雷達回波產生器,提供測試者穩定的量測工具。
國際行動介面標準制定組織MIPI聯盟(MIPI Alliance)日前發布兩項標準的更新,包含推出MIPI D-PHY v3.0版本,以及發布MIPI C-PHY 2.1版本。D-PHY v3.0將標準通道(Standard Channel)的資料傳輸速率提高了一倍,C-PHY 2.1則是於64位元PHY協定介面(PHY Protocol Interface, PPI)中,增加C-PHY與晶片核心邏輯(Core Logic)之間的匯流排(Bus),進一步優化智慧顯示應用介面。
IT運算日新月異,過去數十年來經歷多次革新,隨著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5G時代的來臨,大量資料需要被快速地處理與分析,因而帶動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的崛起。為解決大規模伺服器與業者所面臨的效能壓力,英飛凌科技推出高能源效率及散熱效率整合式電源功率級TDA21570與TDA21590,大幅提升效能及穩定性。
英特爾日前舉行架構日,揭曉英特爾架構重大的世代轉換。重點包括:英特爾具備兩個全新x86核心世代的混合式架構-Alder Lake,以及智慧型Intel Thread Director工作負載排程器;Sapphire Rapids英特爾資料中心架構,結合了效能核心以及眾多加速器引擎;全新的獨立遊戲圖形處理單元(GPU架構;新款基礎設施處理器(IPU)與Ponte Vecchio英特爾高運算密度的資料中心GPU架構等。
韓國首爾半導體(Seoul Semiconductor)的子公司首爾偉傲世(Seoul Viosys) 日前宣布成功開發出直徑為1μm的藍光和綠光Micro LED,並且解決了小於70μm的紅光Micro LED由於外部量子效率(EQE) 降低而無法量產的問題。研究團隊是Seoul Viosys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CSB)的固態照明與能源電子中心(SSLEEC)共同組成,由諾貝爾物理獎得主Shuji Nakamura教授領導。Seoul Viosys已開始進行量產,並預期將為全球顯示產業帶來革新。
半導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隨著許多領域陸續電氣化,尤其5G、雲端運算、物聯網、電動車等趨勢,而為了提升效率與擴大應用規模,耐高電壓、更低導通電阻與更快切換速度的寬能隙半導體氮化鎵(GaN)、碳化矽(SiC)迅速崛起,Infineon長期投入功率元件的開發,自然在當紅的第三代半導體擁有完整布局。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建模技術,可以在估算如何組態無線通訊系統以共享相同傳輸頻率時,節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此NIST模型能把為了找出可靠組態所需的量測次數減少約33%。
近期O-RAN聯盟(O-RAN ALLIANCE)大動作展開一連串市場推進,不僅發布了第三份重量級的白皮書文件以及第四版RAN開放軟體(即Release D),還核准了三家新的開放測試與整合中心(Open Testing and Integration Center, OTIC),其中一家位於台灣,是歐洲以外唯一的OTIC,似可反映出台灣在全球O-RAN產業中逐漸上升的重要性。
多年來,汽車製造商不斷面臨對更大功率需求的挑戰。在早期,汽車使用6V電池供電,直到1950年代中期,汽車系統演變為12V電源,以滿足對更大功率不斷成長的需求。汽車製造商不僅需要為車窗、轉向系統和座椅預測新的供電需求,而且更多電源對於新型高壓引擎而言也至關重要。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