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聯發科新發表5G數據晶片M80,除了支援Sub-6GHz外,也能夠支援毫米波(mmWave),成為聯發科正式推出首款「真」5G數據晶片,搶攻北美毫米波市場。目前M80仍在進行測試階段,預計2021年送樣給客戶。
Wi-Fi聯盟(Wi-Fi Alliance)日前公布自動頻率協調(AFC)系統與AFC裝置之間的第一版介面標準,該標準包含此介面的架構、協定及功能等規範。此標準將讓Wi-Fi 6E得以符合美國聯邦通訊傳播委員會(FCC)的要求,合法使用6GHz作為通訊頻段。
愛立信5G RAN切片技術解決方案的出現,解鎖了5G網路帶給企業高利潤的關鍵推動力,在1毫秒間隔內分配無線網路資源,並支援多方面服務差異化處理,提升端到端管理和協調運作能力,進一步落實快速、高效率的服務交付。
omlox與UWB聯盟簽訂合作協議,結合雙方的技術優勢,提升UWB在全球生態系統的發展,並為UWB相關產品、應用程式、技術和法令規則(Rulesets)提供創新的思維。
5G市場愈趨白熱化,根據資策會MIC預估,2025年全球5G用戶數將占行動用戶數達21%,意味著5G智慧終端發展正式進入百家爭鳴時代。看準終端廠商對於5G的需求,聯發科日前發布最新5G旗艦級系統單晶片(SoC)—天璣1200與天璣1100,採用台積電6奈米先進製程,為快速成長的5G全球行動市場注入新動力,終端產品將於2021年度陸續問市。
愛立信(Ericsson)與亞太電信宣布在台灣部屬多營運商5G NSA行動網路。愛立信將為亞太電信提供相關基地台設備、管理平台、技術骨幹、系統遷移與升級服務,此服務包含亞太與遠傳合作3.5GHz頻譜,加速台灣5G電信網路整體發展速度。
當今進入了資料經濟時代,資料儲存與應用越來越受到企業重視,雖然2025年全球會創造出175ZB資料量,但其中將有68%未受到妥善利用。希捷(Seagate)對此提出5項建議,分別是導入階層式(靜態與動態資料)儲存安全、廣泛採用物件儲存、組合性儲存方案設計、分層式大容量儲存部署和轉換AI資料來進行預測等,協助企業利用資料創造價值。
Skyworks日前宣布,其Wi-Fi 6E前端模組(FEM)已搭載於華碩的ROG Rapture GT-AXE11000遊戲用路由器。新路由器透過採用Wi-Fi 6E技術,增加了網路頻寬並降低傳輸延遲;與此同時,FEM的封裝設計也減少一半的空間,使其更適合路由器、交換器以及音訊及影像傳輸等應用。
HDMI 2.1標準推出至今已有三年,其終端裝置已陸續滲透至遊戲與電視產業,為了確保搭載HDMI傳輸介面支援48Gb ps高速傳輸,HDMI Forum發布超高速HDMI傳輸線認證計畫(UHS計畫),並在各地開始進行認證測試。
臉部認證解決方案RealSense ID整合深度影像偵測、神經網路技術和嵌入式安全元件,強化使用者臉部資料安全性,且還能持續追蹤使用者臉部變化和物理性變化,更精準地偵測使用者臉部資料。
5G巨量連接能力將促使IoT裝置更蓬勃發展,隨之帶來資安風險相對提高,資策會資安科技研究所所長毛敬豪指出,5G資安是「垂直整合的資安」,IoT裝置也需要打造一條乾淨的供應鏈
Semtech與AWS共同宣布在LoRaWAN進行合作,AWS IoT Core將直接支援LoRaWAN,以簡化IoT應用開發的流程。
為加快5G商業應用普及,高通推出Snapdragon 480 5G行動平台,鎖定中、高階5G智慧手機市場,提供5G毫米波、Sub-6 GHz 5G、Wi-Fi 6與藍牙5.1功能。Nokia(HMD Global)、OnePlus、OPPO、vivo等手機業者,均準備在2021年初推出使用Snapdragon 480 5G行動平台的產品。
對沖基金公司Third Point執行長Daniel Loeb日前在推特公開其寫給英特爾(Intel)董事會主席Omar Ishrak的建議信,信中提及英特爾在2020年已蒸發了600億美元市值,亦喪失技術領先全球的地位。Loeb將原因歸咎英特爾的半導體製程技術從2013年至今都一直停留在14奈米, 但台積電、三星(Samsung)目前已經達到了5奈米製程,甚至開始研發更先進的製程技術,英特爾若想急起直追,必須在人力資源跟運作模式上進行大幅度調整,包含切割設計與製造部門這個選項。
新世代智慧企業網路意味著透過人工智慧(AI)與高效聯網的技術,以簡化IT管理,同時實現網路自動化、位置服務,以及優異的用戶體驗。而為了達到上述目標,友訊科技(D-Link)台灣分公司宣布正式取得瞻博網路(Juniper Networks)台灣代理權,期能透過Juniper Networks新世代人工智慧企業網路、有線/無線LAN存取基礎架構等技術,提供具AI驅動優勢的網路架構,同時搭配D-Link在台灣的通路、技術、服務與行銷的優勢,協助客戶快速因應全球數位轉型挑戰。
為了整合網路傳輸協定(IP)及穩固安全機制,DALI聯盟(DALI Alliance)日前宣布加入IP建築與照明標準(IP Building & Lighting Standard, IP-BLiS)計畫,並與該計畫成員聯手整合智慧照明系統,以簡化建築的配置、部署及維護,加速照明與建築走向自動化。
為拓展近距離無線通訊(NFC)技術的應用場域,NFC論壇(NFC Forum)日前釋出新版產品認證計畫CR12。在CR12推出前,NFC雖已廣泛應用在各種場域,但由於應用情境有所差異,導致NFC設備使用的核心技術不盡相同,難以100%保證互通性。為解決這個問題,NFC論壇推出CR12產品認證計畫,日後硬體產品只要通過CR12認證測試,便可確保不同裝置間的互通性無虞,改善智慧手機與各種NFC硬體設備的使用體驗。
2019年5G商轉正式啟動,若計算電信商開通服務的網路數量,5G開始商用18個月,推動速度是過去LTE時代的5倍,預期2021年全球5G手機將達4.5億至5.5億台。在這樣的狀況下,提高5G覆蓋範圍的重要性也就愈趨重要,高通總裁Cristiano Amon認為,2021年將是5G動態頻譜共享(DSS)成形的一年,DSS讓4G和5G使用同樣的頻段,讓4G網路可以快速轉換成5G,DSS也是5G網路邁向獨立組網(SA)的里程碑,由此將建構更多的商業模式和服務。
Open Eye聯盟(Open Eye MSA)日前宣布針對50Gbps通道傳輸速率應用釋出兩項新規格—LR1和LR4,其皆使用單模光纖CWDM4波長頻道,傳輸距離可達10公里。該聯盟表示,兩項新規格的釋出,可視為針對早前於8月發布的長距(LR)單模及短距(SR4)多模等規格的補充。現階段50Gbps LR1單模標準已公開給各界,至於4×50Gbps LR4標準則僅限MSA成員使用。
全球5G技術標準組織(3GPP)日前於12月召開的全體標準會議宣布,有關Release 17(Rel-17)ASN.1以及OpenAPI等協定編碼,將確認遞延至2022年6月凍結,第二階段(SA/CT相關)與第三階段則是分別將於2021年6月以及2022年3月凍結。同時3GPP也表示,未來2021上半年的實體會議將以電子會議的形式舉行,並盡可能降低5G標準相關應用受影響的程度。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