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從按鈕到語音操控,數位電視(DTV)不斷優化其互動方式。語者辨識(Speaker Identification)技術能根據語者的語音特徵來識別語者,為數位電視智慧化升級提供了新的契機。本文將探討於裝置端運行語者辨識功能的一項專案,分析其實作方式及實際效能。
工業產品內部的驅動始終由馬達完成。相較於機械驅動方案,電力驅動器帶來諸多優勢,不僅可實現更靈活的控制、更小的尺寸、更輕的重量,維護需求也更少。轉向電力驅動器已為產業趨勢,接下來,業者關注的重點是如何進一步升級,透過高性能硬體平台加值電力驅動器應用。
西門子數位工業軟體旗下西門子EDA(Siemens EDA)近日舉辦年度IC設計技術論壇Siemens EDA Forum 2024,活動中,西門子EDA Silicon Systems執行長Mike Ellow揭示軟體定義、硬體賦能(Software defined, Silicon enabled)的關鍵趨勢,並說明該公司如何協助半導體業者應對此項產業趨勢。
在智慧家庭領域,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不僅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也讓產品製造商能夠透過單一平台支援多個合作夥伴。Matter標準為智慧家庭產品建立互通基礎,促進技術融合共存,將推動智慧家庭市場加速成長。
散熱設計與分析是改善元件可靠性的關鍵。本文分為三部分,將概述散熱設計的基本原理,包括客戶應用中的Qorvo元件熱阻分析,並提供詳細資訊說明,以協助工程師進行系統層級設計。
隨著市場開始要求尺寸更小、能效更高的產品,碳化矽(SiC)MOSFET逐漸成為電力電子應用受歡迎的替代方案。如同Si MOSFET,SiC MOSFET的工作特性和性能也取決於閘極驅動電路的設計。基於SiC的特性,業者需要仔細選擇MOSFET元件和閘極驅動電路,才能安全地滿足應用需求。
台灣5G專網專頻辦法於2023年6月正式上路,透過專有頻段,5G專網不僅能提供獨立的網路資源,也因為無須採用公用頻段,而提高網路安全性。然而,這並不代表5G專頻專網可以徹底免於資安威脅,專網中仍有許多潛在弱點需要透過資安方案進行防護。近期,三立電視攜手5G專網業者打造5G專網攝影棚,便藉由訊勢科技(CTOne)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建立資安防護,安全實現異地共演。
高通(Qualcomm)宣布推出Snapdragon 7s Gen 3行動平台,具備精選自7系列的功能,透過降低採用成本,預期將為更多平價手機帶來優秀的AI體驗。小米將率先採用Snapdragon 7s Gen 3,預計將於2024年9月推出首款裝置。
隨著Matter被廣泛運用於智慧家庭生態圈,目前Apple Homekit、Amazon Alexa、Google Home和Samsung SmartThings等智慧語音助理皆已支援Matter。然而,要是網路突然斷線,家裡的智慧裝置是否還能正常操作?還是必須連接到外部網路才能控制智慧裝置?這些在日常生活中難以避免的使用情境,成為智慧裝置的關鍵挑戰。
連續血糖監測儀(CGM)可以讓使用者瞭解不同的食物、藥物甚至身體活動如何影響血糖,該技術的進步也使其能夠與胰島素貼片的輸出系統直接互通和協調,可做為人工胰腺來持續監測和穩定血糖水準。物聯網(IoT)改變了患者與監測其健康狀況的互動方式,而相關廠商正在進行革新,提供實用、可攜且節能的工具。
為了應對Wi-Fi 7驟然提高的設計難度,業者從草案階段發展便持續尋找突破方式,而隨著通過Wi-Fi聯盟認證的Wi-Fi 7產品陸續上市,產品的實際效能也將成為Wi-Fi 7邁向普及的關鍵挑戰。
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於8月13日正式推出全球第一套後量子密碼學(PQC)標準FIPS 203、FIPS 204及FIPS 205,現已可供政府和企業採用,以便著手進行後量子遷移。
Wi-Fi聯盟於2024年1月發表初版(R1)Wi-Fi 7認證,緊接著首波認證產品快速進入市場,為Wi-Fi 7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預期Wi-Fi 7產業將從R1認證產品開始加快腳步,並在納入多項關鍵技術的R2認證推出後,正式爆發。
第五代行動通訊(5G)經過約五年的發展,進入後5G時代,並開始探索ITU所提出的6G願景。其中,AI/ML應用和非地面網路(NTN)為重點研究項目,而自2018年由O-RAN聯盟開始推動的開放式基地台標準,也將繼續在未來行動網路中扮演要角。
全球各地的聯網設備持續增加,寬頻網路成為支援裝置連網的關鍵。5G和Wi-Fi具備各自優勢,已成為功能豐富且互補的關鍵寬頻技術,尤其在固定無線接取(FWA)蓬勃發展下,兩項通訊技術將攜手開創更優質的服務體驗。
與IGBT相比,碳化矽(SiC)MOSFET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功率密度,因此在設計高功率應用時獲得工程師的青睞。為了保持整體系統高效能並減少功率損耗,替SiC MOSFET搭配合適的SiC閘極驅動器至關重要。
高功率、輕量的射頻(RF)被動元件對於衛星通訊酬載至關重要,粉床融合金屬積層製造(AM)製程已發展成熟,成為開發任意形狀RF和微波元件的突破性技術。本文展示基於物理的模擬技術在最佳化毫米波帶通濾波器(Band-pass Filter)的應用,包含從建模/合成到製程的過程,使其可安全地發射上太空。
Wi-Fi 7開啟了超高速網路和可靠連接的新紀元。為了實現Wi-Fi 7所承諾的網路效能,射頻、訊令和傳輸速率測試至關重要。
PCI Express 6.0卡片電氣機構規格(Card Electromechanical, CEM)規格和PCIe 6.0實體層(PHY)測試規格詳細解釋如何測量傳輸(Tx)、接收(Rx)和其他電氣參數,也是PCI-SIG為64GT/s定義的PCIe 6.0電氣合規標準的一部分。本文將進一步探索Rx和Tx鏈路均衡測試的設置和要求。
英飛凌科技(Infineon)於7月29日在台舉辦首屆科技日x趨勢論壇,說明邊緣AI等產業關鍵趨勢,並展出英飛凌與合作夥伴在「物聯網」、「能源」與「移動出行」領域的技術與創新解決方案。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