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牙發功 制霸AIoT

    藍牙技術在進入智慧化與AIoT時代積極發展新技術,藍牙5.2之後陸續導入LE Audio、Auracast、PAwR、ESL、Channel Sounding等,支援低功耗音訊、雙向定時廣播、電子標籤通訊、精準測距、室內定位。不斷擴展藍牙技術的應用範疇。本期專題將聚焦新世代藍牙技術從藍牙5.2到最新的藍牙6.1的技術演進與產業部署,全面解析藍牙產業的發展藍圖。

    定價 : NT$ 200

    我要購買
  • 開放AI陣營集結

    隨著UEC與UA Link這兩項專為AI資料中心設計的開放互連技術完成標準制定,並開始進入商品化,開放AI陣營將有機會在2026年組織出一波對NVIDIA更有威脅性的攻勢。雖然NVIDIA仍將穩居市場龍頭,但以超微為首的開放陣營,應可在2026年取得更多斬獲。 另一方面,AI應用的爆發,使得PCIe技術的演進步伐必須再加快,因此,在PCIe 7.0標準正式發布後,PCISIG同時發表了Optical Aware Retimer標準與PCIe 8.0開始路徑探索階段的消息。同時,為了加快認證速度,讓PCIe產品早日進入市場,PCI-SIG也終於在亞太地區授權第三方實驗室執行授權驗證。

    定價 : NT$ 200

    我要購買
  • AI閘道器打通關

    AI讓工業4.0從流程自動化走向智慧優化,位於邊緣與雲端之間的工業閘道器(Industrial Gateway)從過去僅負責協議轉換與資料轉發的「傳輸管道」角色,進化成具備邊緣智慧與推論能力的智慧節點。隨著工業IoT部署規模日增,工業閘道器的角色更強調異質整合、資料前處理、安全控管與AI推論等複合功能。 為協助AI進行訓練與推論.完成更多智慧化功能,網路閘道器需要透過節點蒐集更多產線訊息,工業閘道器面臨的挑戰不僅是設備通訊協議多樣、工控環境嚴苛,更要能支援多系統協作、邊緣運算與資安韌性。

    定價 : NT$ 200

    我要購買
  • Matter助攻AI宅

    AI時代翩然降臨,智慧家庭的發展有望更進一步,未來兩年智慧家庭產業將呈現多個關鍵發展趨勢,AI助理有望成為家庭的主控中心,具備控制功能的智慧家庭路由器將大量普及,Matter標準持續解決互通性,產業鏈重塑將帶動商機井噴。Matter可以帶來更大的選擇自由度和更簡化的設定過程。對於設備製造商來說,Matter也帶來了新的機會,但是傳統產業鏈複雜、破碎的問題有待逐一解決與重建。

    定價 : NT$ 200

    我要購買
  • 新通訊291期(2025年5月)

    打通AI任督二脈

    生成式AI建立在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因此,在運算系統中串聯處理器/加速器與儲存單元的高速介面,會對生 成式AI的效能表現產生極大影響。為支援更大的資料吞吐量並降低通訊延遲,在AI應用興起的同時,高速介 面技術改朝換代的速度明顯加快;針對特定應用場景需求客製化的介面標準,亦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基於光 通訊技術的矽光子更因而爆紅,成為備受產業矚目的焦點。

    定價 : NT$ 200

    我要購買
  • 新通訊290期(2025年4月)

    AI座艙真智慧

    智慧座艙是電子與半導體元件導入汽車的總合,未來將導入AI助理與AI感測,並朝向整合式平台、多模態互動、沉浸式娛樂、個人化設定等趨勢發展。自然語言與生成式AI將成為顛覆汽車操控的關鍵,智慧座艙是台灣廠商可以大顯身手的場域,透過AI Agent進行多模態互動,AI語音助理將成車內「第二大腦」。然而,安全性與隱私保護的問題不容忽視,資安防護將成為決定智慧座艙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定價 : NT$ 200

    我要購買
  • 新通訊289期(2025年3月)

    AI眼鏡視未來

    2025年是AI眼鏡百花齊放與百家爭鳴的時刻,投入的廠商越來越多,整年度預計會有數十款至上百款產品問世,100公克之內的輕薄AI眼鏡可以長期配戴,翻譯與空間辨識是目前AI眼鏡的兩個殺手級應用,若在應用上真的能達到消費者的需求,可為AI眼鏡開創很好的市場發展機會。台灣產業鏈在降低成本、小型化與高整合度部分具有豐富發展經驗。透過硬體製造、軟體開發與垂直應用整合,將尋求成為全球XR與AI融合時代的重要推手。

    定價 : NT$ 200

    我要購買
  • 新通訊288期(2025年2月)

    低軌衛星大亂鬥

    Starlink創造出衛星寬頻服務市場,也改變了衛星通訊產業的格局。對台灣的供應鏈業者而言,衛星地面用戶終端(User Terminal)設備原本是只有軍工航太與海事船舶客戶需要的利基型產品,但在衛星寬頻服務出現後,這類設備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也讓台灣的通訊業者找到更多進軍衛星產業的切入點。 展望未來幾年,這波由Starlink帶動的產業秩序重整將持續進行,同時,以3GPP為首的地面波通訊業者,也正在積極尋求卡位的機會。產業勢力版圖將如何分配,值得持續關注。

    定價 : NT$ 200

    我要購買
  • 新通訊287期(2025年1月)

    L4智駕飆商機

    自動駕駛科技正在進入人們的日常,根據統計由電腦來開車比人類還要安全6.7倍以上,導致受傷的碰撞事故減少了80%,馬斯克強調:有朝一日,特斯拉的車主們能夠以自己的車輛提供計程車服務,將每輛車的效用提高5~10倍。而在2025年川普上台後,更有望為企業提供寬鬆開放的監管環境,有利於加速自駕計程車的發展進程。但有鑑於前幾年的發展經驗,同時提升車輛的智慧化,並考量行車環境的改善,包括車聯網(V2X)、交通號誌智慧化,法規的完善與測試驗證的全面完備,才能有效提升自駕層級,帶動數以兆計的龐大商機。

    定價 : NT$ 200

    我要購買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