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龍頭瞄準亞洲Qualcomm來台佈局 3G平台風雲起

日前CDMA技術創始者Qualcomm在台灣成立辦事處,以協助台灣廠商推展CDMA技術與行動電話產品的開發...
日前CDMA技術創始者Qualcomm在台灣成立辦事處,以協助台灣廠商推展CDMA技術與行動電話產品的開發。  

台灣廠商向來以GSM/GPRS為主流產品規格,此乃意味Qualcomm來台動機並非單純僅推銷CDMA、CDMA2000晶片與技術,更深意涵在於建立亞洲廠商採用其WCDMA平台的聯盟陣線,以搶佔第三代行動電話市場商機。  

觀諸Qualcomm的發展歷程,在第二代行動電話的洪流之中,Qualcomm的CDMA技術發展成熟時,GSM已漸成歐亞市場主流,美國則因最早電信自由化、市場規模龐大、也自由化的最淋漓盡致,加上電信服務發展的早,各式legacy system仍有一定的規模,因此在市場上各種標準林立,以一個完全憑藉專利技術起家的美國新創事業,在競爭激烈本土市場能佔一席之地已屬不易。  

然而Qualcomm在拓展其全球事業版圖則相對顯得顛跛。電信事業因涉及國家通訊安全與龐大的金錢利益,攸關一個國家的基礎建設發展,因此各國政府莫不於檯面上或下運作主導,此一因素讓Qualcomm進不了自行主導通訊產業的歐洲,也是Qualcomm在亞洲得以發跡但也無法擴張的原因。  

韓國Samsung在發展行動通訊產業之初即採一貫的差異化策略,向Qualcomm取得CDMA技術授權,加諸韓國政府鎖國政策配合與初期的補貼措施,使得韓國廠商於CDMA相關技術居於領先。然而Qualcomm面對中國市場—這個想要發展民族工業卻無技術也無資金的廣大市場,有著龐大內需,此對於成長面臨遲滯而飢渴的國際大廠具有相當的誘惑,然而授權談判與價格策略向來強悍的Qualcomm雖有美國政府的強力說項,卻在與中國數年交鋒之中未能佔得絲毫上風。  

而今GSM/GPRS全球版圖不斷擴張,並超過70%,連美國本土市場亦不斷隨著Nokia在局端基地台與用戶端行動電話與電信業者的積極配合而不斷被攻陷,原先固守CDMA2000的Qualcomm也隨著TI從原GSM/GPRS/WCDMA轉進CDMA2000之威脅,反向由CDMA/CDMA 2000轉進WCDMA以搶佔3G版圖。  

Qualcomm 3G晶片產品線佈局完整  

Qualcomm是全球提供CDMA系列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授權與系統晶片解決方案的領導廠商,其中QTL(Qualcomm Technology Licensing)部門負責授權事宜,約佔該公司營收26%;而QCT(Qualcomm CDMA Technologies)部門則以提供CDMA晶片組、系統軟體、參考設計與開發工具等解決平台方案為主,佔其營收比重63%。  

為縮短廠商研發設計週期與產品上市時間,Qualcomm提供行動電話製造商完整解決平台方案MSM(Mobile Station Solution),在解決方案發展藍圖規劃上,Qualcomm係朝向支援多系統標準(Multi-mode)、單晶片組系統架構整合與應用軟體整合三大方向。  

Qualcomm傳統的MSM 3xxx、MSM5xxx晶片組主要支援在IS 95A/B、CDMA2000 1X系統上,隨後在與TI交叉授權之後,即開始發展MSM 6xxx系列晶片組,以同時支援CDMA 2000 1X與GSM/GPRS系統標準。至於在WCDMA解決方案上,則是推出MSM 62xx晶片組產品。  

隨著傳輸速率加快與應用多媒體服務需求日增,則將通訊與應用處理器整合在單一晶片組(single chipset dual-processor)的MSM62xx、MSM 7xxx系列,同時整合處理影音多媒體、即時影像、即時資料串流、3D動畫等功能區塊於基頻IC中。  

至於整合應用軟體方向,則是架構在Qualcomm的middleware-BREW平台(Binary Runtime Environment for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技術,發展Launchpad應用軟體平台,以整合gpsOne定位系統服務、stream video、3D graphics、videoconferencing、gaming等應用多媒體軟體。  

以Qualcomm的WCDMA(UMTS)產品線來看,則依據各區域市場推動第三代行動通訊服務成熟度與應用需求特性,分別推出5200、6200、6225、6250及6275等解決方案,其中入門級的5200、6200與6225晶片組,則是針對低成本語音與數據需求特性,支援 Bluetooth、Qtune MP3與MIDI music功能;在中階6250產品上,除了整合應用處理器的單一晶片架構之外,內建支援MPEG4、JPEG encoder/decoder、2D/3D graphic accelerator與Camera module介面等多媒體功能;高階6275系列,除具備6250功能之外,主要著重在支援傳輸速率更快的HSDPA標準,以及Video encode/decode功能。  

3G晶片獨佔生意大門漸開  

當前全球提供CDMA 2000 1X系統平台解決方案大廠,除了居於領導地位的Qualcomm之外,2003年Nokia為切入CDMA/CDMA2000行動電話市場,與TI、STM共同開發CDMA系列晶片組,並由Nokia負責CDMA通訊協定IP、TI開發數位基頻IC、STM開發類比基頻及射頻IC,並將開放提供給其他手機製造商。此外,Samsung也宣佈將自行開發CDMA相關基頻與射頻IC,此舉都對於未來Qualcomm CDMA晶片市場地位造成一定程度影響。  

隨著北美系統服務業者AT&T Wireless、Cingular預計推出EDGE系統標準之服務,目前在GPRS/EDGE行動電話的解決平台方案上,則是以GSM/GPRS晶片的二線廠商Agere、ADI、Broadcom最為積極。以Agere而言,今年初就與Samsung簽訂GPRS/EDGE解決平台方案的供應合約,而 ADI的GPRS/EDGE晶片組,則是搭配TTP com通訊協定軟體,目前與LG簽訂供應合約。Broadcom GPRS/EDGE平台則是供應給Sony Ericsson的PCMIC card產品為主。  

就全球GPRS/WCDMA解決平台方案競爭態勢來看,TI則是持續與Nokia共同合作開發ASIC晶片為主。Motorola SPS的i300平台解決方案則是供應給集團內PCS手機製造部門,以及釋出給Siemens為主。EMP則供應給Sony Ericsson。  

綜觀上述則不難發現,國際行動電話品牌大廠發展3G行動電話之策略多採用自家解決平台方案,因而Qualcomm只得與亞洲行動電話廠商建立合作關係,如日韓的NEC、Toshiba、Sanyo、Samsung與LG,以及大陸的Hisense、Huawei與ZTE。  

台灣手機系統平台方案的競爭態勢  

2G由TI主導市場  

台灣廠商自從1994年開始投入以來,向來以GSM/GPRS系統標準為主流規格,在採用晶片解決平台方案,TI依據台灣不同客層需求下,推出不同層次解決方案,再加上具有價格競爭力,以及搭配其OMAP應用處理器的優勢下,GSM/GPRS基頻晶片市佔率約佔台灣市場4成以上比重。ADI與 Broadcom則是伴隨著Panasonic、Sony Ericsson訂單挹注下,其GSM/GPRS基頻晶片市佔率,分別接近2成比重。  

至於CDMA部份,為因應中國聯通佈建CDMA網路與台灣廠商拓展產品線的需求,陸續在2002年之後投入CDMA/CDMA2000產品開發,而主要採用Qualcomm平台方案。對於台灣廠商發展CDMA/CDMA2000模式,大致區分為二類,一是以取得Qualcomm授權,自行研發設計,如明基、英華達等;另一模式則是透過美國或南韓設計廠商合作模式,如仁寶、華冠等。  

3G為群雄並起的新世代  

GPRS/EDGE產品市場成熟、穩定  

隨著EDGE、WCDMA網路逐漸佈建情況下,台灣廠商在2003、2004年陸續開始導入3G產品研發設計,並評估各種解決平台方案的成熟度、延續性、投入成本、晶片功能規格與軟體整合程度等。就GPRS/EDGE解決平台方案上,由於ADI、Broadcom、EMP與Philips等較早推出 GPRS/EDGE解決平台方案,產品較為穩定、成熟情況下,預計在台灣市場上將佔有一席之地;而TI則是具有產品延續性及雙方合作默契關係,因此在台灣市場仍具一定優勢。  

GPRS/WCDMA晶片市場視需求決定平台  

就GPRS/WCDMA系統部分,目前TI、Qualcomm、Motorola、EMP及Intel皆推出解決平台方案,但在考量Motorola GPRS-i250平台開發延遲與Intel在GPRS產品尚未驗證,台灣廠商主要是評估Qualcomm、EMP及TI。至於以ODM模式的台灣廠商,除考量Qualcomm授權費偏高之外,以及Qualcomm 3G晶片發展藍圖中,未能支援EDGE系統標準情況下,目前是以EMP、TI作為研發GPRS/WCDMA手機的發展平台。以自有品牌行銷的台灣廠商,則考量平台成熟度與軟體整合程度為優先,採用Qualcomm平台。  

綜上所言,隨著未來台灣廠商導入EDGE、WCDMA產品之後,以往TI在台灣手機解決方案市場的龍頭地位,將面臨到EMP、Qualcomm、ADI、Broadcom及Intel等新進廠商的挑戰。  

就台灣行動電話產業的產品結構而言,GSM/ GPRS產品佔出貨量9成比重,而CDMA卻僅佔4%,況且CDMA手機向來以南韓廠商所擅長,因此Qualcomm為何來台推展其CDMA技術及晶片,主要動機除了防堵TI/STM切入CDMA/ CDMA2000 1X晶片市場、降低Motorola、Samsung、LG等客戶集中度過高風險之外,更重要的是從日本、南韓、大陸及台灣廠商的亞太CDMA2000、WCDMA、產品聯盟陣線建立。  

對於台灣行動電話產業而言,以承接GSM/GPRS代工訂單為主,由於已居全球主流規格趨勢,相對於在投入WCDMA手機研發速度,台灣廠商腳步落後於日韓廠商2~3年以上時間,而在今年西歐系統服務業者Vodafone、T-Mobile及Orange等陸續將推出其WCDMA服務,不論是Nokia、Motorola、Sony Ericsson或日韓行動電話品牌廠商都積極想將參與3G初期發展模式。  

雖然,距離WCDMA起飛期還有一段時間,更何況是大廠釋出WCDMA外包訂單時間表,此外,在大廠急於將 EDGE產品釋出,因此對於ODM為志的台灣廠商,將面臨投入開發EDGE與WCDMA產品的兩難。至於發展Branded而言,或許在初期時導入WCDMA產品發展,其一將有利於拓展其品牌知名度,其二也熟悉與系統服務業者合作模式。  

Pacific Rim為Qualcomm市場新藍圖  

綜合前述分析可知,歐美各大廠商在3G行動電話的新興商機之中各有算盤,尚未翻牌決勝負之前,客戶主力較為侷限在美國Motorola和韓國廠商的 Qualcomm,現階段恐怕較難透過結大廠新歡而成長。反觀GSM/GPRS行動電話因支援之解決方案業者眾多,在Pacific Rim扶植了新興行動電話產業聚落的形成,便成為Qualcomm發展其客戶關係的新可能:  

‧與韓國廠商如三星等,有競合關係;其他如二線LG、Telson等在CDMA手機皆有合作關係,而這些廠商皆已投入GSM/GPRS,預料韓國手機廠商將持續在全球市場擴張其版圖。  

‧除了兼具局端與設備端產品研發能力的中國大陸行動電話廠商Huawei與ZTE,其研發能力稍強且與Qualcomm有合作關係之外,其他廠商所組裝的行動電話有9成以上來自韓CDMA、台GSM/GPRS的CKD/SKD或近乎成品行動電話之供應,並仍以滿足中國大陸內需為主,然本土品牌大廠如TCL、海爾之企圖仍將持續厚植自有研發能量,自行製造行動電話,長期並放眼海外市場。  

‧在WCDMA發展進程上領先的日本廠商雖經營模式向以高度垂直整合為主流,也是競爭力核心的來源,但也造成部分廠商未向上整合發展的行動電話廠商尋求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困難,因此轉而尋求專業晶片供應業者。  

‧至於以代工為主的台灣廠商則不論WCDMA與CDMA2000技術能力皆尚在起步階段,僅於CDMA與Qualcomm有零星的技術授權,且僅佔台灣行動電話總出貨量的4%,然而台灣在全球GSM/GPRS行動電話供應的勢力迅速崛起,迄今已達全球總需求之10%,是一股不可忽視的新勢力。  

Qualcomm與TI交叉授權GSM/GPRS技術,反映其因應全球系統朝向多模發展的具體作為,以利無龐大GSM/GPRS用戶為支撐的 Qualcomm向下銜接。更重要的是,對Pacific Rim新興廠商而言,Qualcomm與其獨有的CDMA/CDMA 2000代表的是全新技術及供應關係,因此Qualcomm在爭取新客源之際較不得其門而入。  

觀察Qualcomm的產品roadmap,在UMTS WCDMA低階的62xx系列中再度加碼6225並預計於2004年下半年推出,此外則直接佈局高階並預計在第4季推出的6275與未來的7000系列;反觀以CDMA2000為主的新產品不但完整而齊全,並清一色鎖定高階多媒體晶片組甚至未來的單晶片雙CPU 7000系列。從上述產品線不難看出,Qualcomm並無意在競爭激烈的WCDMA中與TI或各自摩拳擦掌的其他二線廠商正面交鋒,而是順應 Pacific Rim實力懸殊而特有的高(日、韓)低(中、台)二階目標客戶屬性而設計的敲門磚,藉由WCDMA與客戶展開對話,理解需求並建立關係,除一方面擴展其 WCDMA客戶版圖之外,也為其強項CDMA2000日後延伸發展舖路。  

合作模式與價格為Qualcomm競爭強度指標  

Qualcomm由於擁有全球獨步的CDMA專利技術,以其專利授權即佔該公司高達26%之營收即不難窺得其核心獲利模式,此與長期經營研發製造為主收入來源的半導體廠如TI等其他系統平台解決方案提供業者有本質上的差異,也因此Qualcomm在技術授權談判上向來作風較為強硬,相對的市場規模因高授權金與權利金導致成本較高,也是各業者聞之卻步的主因。  

Qualcomm在Pacific Rim面對規模相對較小資源較少的新進廠商,其授權費用及模式、設計導入支援與晶片價格將影響行動電話廠商投入時點的考量。面對在此地區已長期經營客戶關係並致力協助客戶導入量產的解決方案業者從客戶角度思考的服務模式,考驗Qualcomm進入Pacific Rim的真正策略意圖,亦考驗各廠商是否投入資源與預期效益的風險評估。  

(本文作者為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