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電視、三合一數位匯流等應用陸續問世之後,也帶動消費者對寬頻網路的需求。從早期的2Mibt/s、8Mbit/s一路攀升,甚至喊出100Mbit/s與1Gbit/s的高速頻寬。而要達到消費者對頻寬幾乎無止盡的需求,就非得倚賴更進階的技術不可。近期崛起的VDSL2和日益成熟的FTT×,正是應運而生的產物,而兩者的競合關係也更引人注意。
在網路電視、三合一數位匯流等應用陸續問世之後,也帶動消費者對寬頻網路的需求。從早期的2Mibt/s、8Mbit/s一路攀升,甚至喊出 100Mbit/s與1Gbit/s的高速頻寬。而要達到消費者對頻寬幾乎無止盡的需求,就非得倚賴更進階的技術不可。近期崛起的VDSL2和日益成熟的 FTT×,正是應運而生的產物,而兩者的競合關係也更引人注意。
在各項網路加值服務持續問世之後,消費者與企業對網路的要求也隨之提升。根據iSuppli在2006年的調查(圖1)顯示,2006年全球在寬頻市場共有2,260萬的用戶數,而在2010年將會增加1,700萬名用戶,全球用戶直逼4,000萬戶數。而帶動寬頻網路的兩大明星,正是亦敵亦友的光纖 (Fiber)與數位用戶迴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 DSL)技術。
數位內容推動寬頻成長
推動寬頻網路成長的幕後黑手,非數位內容(Digital Content)莫屬。如近期大行其道的網路電視(IPTV),光是高畫質的電視串流就需要10Mbit/s的頻寬為後盾,再加上數據、語音以及視訊等三合一服務(Triple Play)的竄起,一般消費者與企業用戶對頻寬的需求更加提升,現行的2Mbit/s根本跟不上用戶的腳步,也促使新一代寬頻網路技術問世。
要談寬頻網路的發展,就勢必不能忽略DSL的演化。還記得1990年,大家還在用33.6k或是56k數據機的年代嗎?那些早已塵封的數據機,一度成為連結網際網路的最佳工具。而隨著寬頻網路一路發展,90年代後期開始出現2Mbit/s的非對稱式數位用戶迴路(ADSL),1998年問世的 8Mbit/s頻寬更正式宣告高速寬頻時代的來臨。
短短10年之間,DSL每秒傳輸速率已經從56kbit/s晉升到8Mbit/s,相差百餘倍,與摩爾定律(Moore Law)相較毫不遜色。
跨過千禧年之後,DSL技術持續發展,並成為近幾年的市場主流。如在2002年與2003年陸續誕生,理論值最高下行接取速率可以達到12Mbit/s的 ADSL2,或是下行接取速率挑戰達到24Mbit/s的ADSL2+都重新定義寬頻網路,亦被視為近年寬頻市場的主流應用。
至於新興技術超高速數位用路迴路(VDSL),則可望在2007年挑戰50Mbit/s的傳輸速率。VDSL的再下一代,已於2006年2月正式通過標準的VDSL2,一般預估將在2009年突破瓶頸,透過高達100Mbit/s的傳輸速率,吸引更多用戶加入,並被賦予高度期待。
根據iSuppli的估算,目前已為市場主流的ADSL2與ADSL2+,將持續維持好幾年的榮景,直至2009年以前,ADSL2/ADSL2+都維持聲勢不墜,擁有全球9,000萬~1.2億用戶的採納;而去年才逐漸起步的VDSL2,將呈現緩慢上揚的局面,大約在2008年VDSL2的全球用戶才會突破1,000萬,2010年可望挑戰3,000萬的用戶數量(圖2)。
再從區域來看,在後起之秀各國的陸續導入之下,DSL的整體市場仍頗為看好。舉2005年為例,以往主導市場的亞太地區成長雖然趨緩,然而在歐洲國家急起直追之下,依舊為DSL市場帶來不少成長。
而歐洲DSL前三名德國、法國與英國一舉超越南韓,分列全球DSL普及率四、五、六名;此外,西班牙亦超越台灣進入前十大,成為第九名。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歐洲DSL領先國成長率在2005年都超過40%,顯見歐洲各國積極布建的態度。分析機構Point Topic發布的報告顯示,2005全球DSL用戶數最多的10個國家分別為中國、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南韓、義大利、西班牙與台灣。
步入2006年以後,歐洲各國在DSL的投入依舊持續。截至2006年第二季為止的數據顯示,歐盟等國成長率逾45%、更獲得近5,600萬的DSL總用戶,幾乎占了全球總和的1/3。包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地都有500萬名用戶的投入,顯見歐洲國家對DSL的關注。
至於亞太地區同樣獲得不少增長,包括在中國大陸以總戶數突破3,300萬名用戶領軍、印度地區亦獲得130萬名用戶加入DSL,帶來亞太地區22%的用戶增長。台灣則以380萬名用戶在DSL地區占有一席之地(圖3)。
不過,根據Point Topic針對2005年進行的調查,與達到45%大幅成長率的歐洲相比,原先在DSL發展領先的亞太地區國家,成長速率較為緩慢。如原先都有超越100%成長的中國,「只」成長了56%,南韓的DSL寬頻線路不增反減,在同年減少了25萬條。
一般認為,與DSL互補且互為競爭的光纖技術,吸引了更多業界人士的目光,是DSL在相對成熟的亞洲發展逐漸趨緩的主因。事實上,不少亞洲國家已經開始著手發展新一代的高速寬頻網路,其中尤以日本的發展最為快速。日本在2005年結束以前,其光纖到府(Fiber to the Home, FTTH)用戶就已經占總寬頻用戶的兩成多,並計畫每年增加300個FTTH訂戶,直到日本3,000萬戶都連上光纖。
韓國多家電信業者亦表達將「不經過VDSL2」的態度,表示將直接投入FTTH的開發。據了解,韓國電信業者已經提供50Mbit/s的VDSL,但是對於100Mbit/s的VDSL2卻是興趣缺缺。韓國電信(KT)透露,建設VDSL2要額外增加連接到主配線架(Main Distribution Frame, MDF)的光纖網路,因此不如直接進入FTTH。
雖然如此,部分業界人士仍認為,若與光纖或是其他WiMAX等無線技術相較,DSL的榮景仍可維持數年之久。
FTT×蓄勢待發
不過,先不談DSL究竟還可以風行幾年,從日韓的態度已可看出,光纖網路將成為最終的網路基礎建設選擇。
儘管沒有DSL過去的輝煌歷史,也沒有既有的傳輸管道,光纖網路的布建一切需要從頭開始。不過,同樣可以高達100M~1Gbit/s頻寬的光纖,還有著低損耗與不受電磁波干擾的特性,讓光纖網路逐漸從骨幹網路(Backbone)延伸,除了FTTH之外,包括光纖到路邊(Fiber to the Curb, FTTC)、光纖到樓(Fiber to the Building, FTTB)等都是近期可供運用的寬頻服務。
事實上,細數FTT×的優勢,包括超高頻寬;高安全性;與DSL相較更為對稱的頻寬,可以帶來線上遊戲(On-line Game)、線上學習(e-Learning)、視訊會議等數位內容的加值應用;其不生鏽、不導電、無電磁波干擾的優勢,更讓光纖網路的維運比同軸電纜容易;同時還有較長的傳播距離,都是業界看好FTT×發展的原因。
光纖的大幅進展源於2002年10月的日本。由於Yahoo BB的ADSL壓倒日本電信電話公司(NTT),因此NTT為了反攻而全力發展FTTH,因而成為近年FTT×的濫觴。日本政府又先後提出「U- Japan」、「IT新改革策略」與「新一代寬頻策略」等策略,都直接或間接促進光纖網路的發展。
至於韓國,則持續其1996年起始的電子化政策,在寬頻及行動通訊基礎建設頗有斬獲,成為全球寬頻普及率最高的國家。並在VDSL建設告一段落之後,表達進軍FTTH的立場。
其他國家如美國最早在1995年就推出過FTTH,不過由於成本過高,內容與服務皆不足,導致接受度有限,直至2001年數位內容與服務暴增,才開始有較大成長。另外包括加拿大、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國也都有FTTH先期計畫的導入。
也因為光纖技術有著免受干擾、高頻寬、長傳輸距離等優勢,除了日韓等國已經先後投入光纖網路的建設之外,國內電信業者同樣積極運作,要大舉搶攻光纖網路。
如電信龍頭中華電信就在2007年初時力推光世代服務,喊出「2007年50萬FTT×用戶」的目標。中華電信董事長賀陳旦於今年初時宣布未來5年新台幣 1,300億元的投資規畫(表1),光世代骨幹網路以新台幣475億元居投資預算榜首,其次則是行動網路的306億元與網際網路投資等,中華電信對光纖網路的重視可見一斑。
而2007年結束前到達50萬用戶的目標,則是立基在現有15萬戶的基礎上,中華電信同樣希望2011年時可以達到250萬戶,逾總寬頻用戶半數的目標。
至於其他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ISP),雖然同樣表達對光纖網路的看好,不過由於成本受制於人,因此短期內難與中華電信抗衡。
從單挑走向競和
事實上,在最早光纖與DSL初次問世之時,不少人認為這兩者將會是直接競爭的局面。尤在VDSL2出現之後,同為100Mbit/s的傳輸速率,更被視為直接挑戰FTT×的地位。不過,從近年來電信業者與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兩者似乎是合作遠大於競爭。
兩者得以合作的原因在於,彼此互補的成分比競爭的層面來得要大的多。舉例來說,光纖傳輸中的光纖到交換箱(FTTCab),主要是針對較為分散的單位,包括各種企業、學校、醫院、政府部門或是偏遠地區的住戶,由光纖網路直接連結到交換箱;而FTTC則是從光纖骨幹網路連結到路邊機箱,再從路邊機箱連結到的 ADSL2或是VDSL2,利用同軸電纜傳送各式訊號,以完成網際網路服務。
至於光纖和DSL在建築物上的合作,則依對象不同而有差異。以住戶為主或是以商用為主的公寓大樓,依資訊傳輸速率的需求,而有ADSL2或是VDSL2的差別。在大部分的商業大樓中,多需要較高的傳輸速率,以滿足企業電子商務、視訊會議等需求。
英飛凌Access通訊產品行銷副總裁Erwin Ysewijn也同意,不只是VDSL2可以與FTT×合作,甚至ADSL2和光纖的合作也都是可行的方向。
Ysewijn認為,由於既有建築物與社區環境極為複雜,因而實際應用亦可極為多元(圖4)。舉例來說,在距離機房較近的一般的住戶環境,就可以考慮ADSL2的直接連結,發揮ADSL2短距高傳輸量且成本低廉的特性。
而在較為封閉且頗具距離的社區或是大樓,就可以光纖技術同步光纖網路/同步數位網路(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ONET/SDH)和VDSL2連結,以完成資料傳輸的任務;而對離機房較遠的一般住戶來說,FTTC和VDSL2的結合,或許就可以達成家用網路 (Home Networking)的遠景;還有對用戶密集的大樓來說,FTTB加上VDSL2更可以發揮最大效益,讓宿舍、辦公室或是飯店等建築物的資料傳輸暢通無阻。而這樣多元的應用方式,同樣帶動著DSL與光纖的進展。
可預期的是,在未來光纖成本日益降低,而DSL傳輸速率繼續攀升之下,兩者的競爭態勢也將逐漸激烈,然而,就目前的情勢來看,現今一般業者對DSL和FTT×的需求,多聚焦在如何截長補短,將彼此的優勢發揮到最大,才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
面對共有新興挑戰
從新興技術VDSL2和FTTH的角度來看,不管彼此是攜手合作還是互相抗衡,卻須同樣面對諸多棘手的問題。舉例來說,包括既有的線路系統、寬頻服務帶來的安全與管理問題以及次世代網路的資訊彙整,都是需要正視的課題,而這些課題何時、如何被解決,也成為未來光世代和VDSL2這些新興傳輸技術的關鍵因素。
既有系統反成阻礙
對新興寬頻技術來說,ADSL雖說是前輩,不過卻是一個令人尷尬的存在。不可否認的是,ADSL與ADSL2占有今日全球絕大部分的市占率,而在保守的電信業者規畫之下,再加上成本考量,要電信業者狠下心汰換舊有系統,導入新應用,將是一大考驗。
尤其從光纖網路布建的角度來看,光纖既無如VDSL般可與既有系統相容的優勢,又需要大規模成本在重新鋪設光纖線纜上,因此如何以消費者的聲音促使電信業者願意砸錢興建光纖網路,就需要更多努力。不過,從近期ADSL2成長率趨緩,和光纖網路在各國陸續出現基礎設施的興建已可看出,ADSL和ADSL2的聲勢逐漸下滑,新一代寬頻網路取而代之的未來已在不遠處。
安全管理不得忽視
隨著寬頻市場不斷揚升,服務不斷增加,用戶連結網路的時間愈長,也帶來安全性與管理的問題。舉例來說,在寬頻網路的演進過程中,如何在高達 100Mbit/s的頻寬下,將網路資源明確劃分為獨享或共享,或是藉由網路閒置時與其他用戶分享頻寬,以達到資源共享、壓低成本的目的,都是須要注意的方向。此外,用戶同時也必須面臨分散式阻斷服務(DDoS)攻擊等安全性,這些都是不可忽視的議題。
不過,不論這些瓶頸難度有多高,在消費者的需求帶動、和業者有利可圖的驅動之下,寬頻市場的未來依舊極為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