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多點觸控領域,除了不畏景氣寒冬的智慧型手機成為理所當然的殺手級應用外,在微軟Windows 7即將上市的光環下,如行動上網裝置、迷你筆記型電腦乃至標準筆記型電腦等應用產品,亦成為多點觸控的潛在新市場。然而,Windows 7能為觸控需求帶來多少拉抬效果,業界仍有爭議。
對於多點觸控解決方案的供應商而言,除了智慧型手機市場外,近來最熱門的話題,非Windows 7莫屬。從微軟(Microsoft)在Windows 7所變更的介面設計,以及應用程式因應多點觸控操作而產生許多具創意的功能來看,微軟這次在多點觸控支援方面,確實做了相當大手筆的投資。
然而,即便微軟滿懷壯志地以多點觸控做為Windows 7的招牌之一,不少業界人士與分析機構仍不看好Windows 7對筆記型電腦內建多點觸控功能的拉抬效果,其中頗有值得深入探討之處。
回歸消費者體驗為成敗所繫
|
圖1 台灣微軟事業開發經理楊迪華指出,Windows7多點觸控介面大翻修,是微軟過去幾年研究的成果。 |
身為這波多點觸控走向筆記型/桌上型電腦市場的話題引爆者,微軟對多點觸控的力挺,從許多Windows 7使用者介面的設計風格中便可一窺其端倪。台灣微軟事業開發經理楊迪華(圖1)表示,其實微軟從Windows XP時代開始,便已經把觸控輸入視為一種通用型的輸入設備,將其納入驅動程式支援清單中。因此,微軟對觸控介面的投入,早已累積了一段很長的時間。
但不可諱言的是,當時在微軟內部,對於觸控介面的支援,仍是抱持著嘗試錯誤的心態在進行,因為在此之前,除了提款機或多媒體互動資訊站(Kiosk)這類設備外,一般少見用手指點選螢幕進行操作的硬體設備。因此,對於使用者到底是如何利用手指來操作觸控螢幕,以及在使用者介面上要做哪些對應的調整,以滿足手指觸控的特殊需求,當時微軟也才正開始研究而已。
事實上,上述資訊是設計出理想使用者介面不可或缺的關鍵。楊迪華舉網路瀏覽器為例表示,其實目前各家瀏覽器,包含微軟本身所提供的網際網路探險家(IE),都是以滑鼠為設計中心所開發出來的介面設計,例如大量採用小型圖示或按鈕來代表某些功能,藉此在有限的螢幕尺寸中提供足夠的操作選項(圖2)。
|
資料來源:微軟 圖2 目前的使用者介面設計完全是以滑鼠為預設輸入工具,因此在框線中的捲軸、圖示設計,在多點觸控的環境中反而顯得不甚理想。 |
但這樣的介面設計風格,在多點觸控的環境下反而不合理。楊迪華指出,人的手指要精準地擊點到這些小圖示或按鈕,是有困難的。但相對來說,由於人類的手指除了擊點、拖曳等簡單的動作外,還可以結合多隻手指同時動作,來表示某一種意念。因此,在多點觸控的環境下,微軟認為使用者介面的圖示與按鈕應該盡可能放大以方便點選,至於某些可以讓使用者直覺地用手指/手勢操作的功能,就不用再占用介面空間設計來設計按鈕或圖示來代表了。整個Windows 7的多點觸控介面模式,便是環繞著這個重心展開。
楊迪華強調,微軟之所以要在Windows 7中重新設計多點觸控模式,目的在於提升使用者的使用體驗與滿意程度,畢竟這才是一項產品能夠獲得市場肯定的最重要關鍵。如果使用者對某一項功能感到滿意,即便成本較高,通常仍有一定的接受度。
因此,針對有意要開發支援Windows Touch功能的硬體製造商,微軟也制定了一套疏而不漏的硬體設計規範,以確保整個系統的使用者體驗。舉例來說,在微軟的認證計畫中,其實並沒有硬性規定觸控螢幕在硬體配置上一定要到何種等級,基本上,只要在測試時讓使用者可以用手畫得出某些特定圖樣,同時系統的反應時間要在特定數字之下等概略性的規範,大致上就能獲得Windows Touch的認證標章;除非硬體裝置「屢試不過」,才會進行完整的量化測試。
多點觸控成本過高引發疑慮
也正因為如此,目前市場上有些早期導入多點觸控面板的迷你筆記型電腦製造商,便與面板供應商和晶片供應商合作,大膽地將感應線間隔距離拉長到1公分以上,以降低感應器密度的方式來達成撙節成本的 目標。
日前愛特梅爾(Atmel)已經展示這種架構的可行性(圖3)。愛特梅爾產品行銷經理Helen Barnes表示,這種作法可以將實做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的單位成本顯著壓低,但也會對感應晶片的靈敏度造成新的挑戰。
|
圖3 透過分散多點觸控感應線密度,投射式電容觸控方案的成本問題已經有解。 |
在iPhone等智慧型手機的市場教育下,確實已有不少消費者體驗到多點觸控介面的便利性。但是對終端產品製造商而言,消費者願意為這項功能付出多少代價,卻仍是一個待解的謎團。認為多點觸控功能暫時還無法在筆記型電腦等應用中普及的論點,多半認為目前中尺寸多點觸控的成本,還未達市場的甜蜜點。
賽普拉斯產品行銷經理王一杭便認為,以目前10吋投射電容式多點觸控面板的市場報價還高達35~40美元價位的情況來看,這項功能要進入如迷你筆記型電腦這種物料清單(BOM)成本只有150美元左右的應用裝置,仍有價格過高的疑慮;摩根史坦利日前發表的一篇產業分析報告亦指出,在投射電容式觸控面板的價格仍嫌偏高的情況下,2010年全球筆記型/一體成型(All in One)桌上型電腦與獨立監視器出貨數量中,內建多點觸控功能的比例恐將不到一成。
不過王一杭也特別指出,即便賽普拉斯半導體並不看好多點觸控能在個人電腦(PC)應用市場上一砲而紅,該公司仍有一系列開發中大尺寸電容觸控方案的產品開發計畫,因為感應膜的價格其實還有降價的空間,即便市場主流轉向內嵌式設計,觸控面板內使用的氧化銦錫(ITO)玻璃材料也都還有降價的轉圜餘地。
在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期間展出一系列十吋以上投射式電容觸控螢幕方案的達虹科技,針對觸控面板成本的問題表示,其實以目前多點觸控面板的主流3.5代產線規格,來推論未來4.5代線的成本結構,本來就會有些許誤差,因而導致偏高的成本預估結果。
而且,只要市場需求出現,面板廠商還有5代、甚至6代廠的產能足以驅動成本進一步下降。不過,達虹也意有所指地表示,其實在投射式多點觸控面板的成本結構中,除了觸控膜有降價空間外,半導體零件的價格也可望再下探,畢竟以目前半導體控制晶片市場價格一顆仍接近10美元的價格來看,降價空間確實存在。
新興技術乘虛而入
相較於業界看法仍莫終一是的投射電容式觸控技術,其他新興技術如壓電式、數位電阻式與光學式,顯然已經摩拳擦掌等待進軍市場的良機。
主推壓電式技術的矽創電子液晶驅動二處處長孫偉業便表示,由於壓電式技術在架構上比投射電容式來得更為單純,又具備更好的干擾免疫力,因此就應用設計的角度來看,在中尺寸市場上的比較優勢將更為顯著。
至於已經將光感應器利用薄膜電晶體(TFT)製程整合到液晶顯示面板中的劍揚,其顯示器產品處處長黃乃傑更信心滿滿地指出,只要是面板廠商能量產的面板尺寸,其內嵌光學式架構幾乎都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實現多點觸控功能。
從電阻式觸控技術衍生出來的數位電阻式多點觸控技術,也有朝向迷你筆記型電腦、Smartbook等10吋市場發展的趨勢。如華映在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期間所展出的數位電阻式觸控螢幕,便是針對迷你筆記型電腦所設計的款式。而老牌電阻式觸控螢幕供應商理義科技,在跨足數位電阻式技術發展時,更直接鎖定筆記型電腦和一體成型(All in One)電腦的觸控面板市場。
從上述廠商的產品布局與對市場的看法來看,投射電容式技術在PC領域恐將面臨比在智慧型手機上更激烈的競爭。畢竟在這個市場上,供應商的家數遠比智慧型市場更多,且有不少供應商是以成本控制見長的台系公司。例如以數位電阻式觸控和投射電容式觸控這兩種技術架構為例,由於雙方在控制晶片上的價格差距太大,即使觸控面板的傳統電阻式變形為電路更複雜的數位電阻式,其中的價差依然存在。
不過,在20吋螢幕的應用領域,如紅外線光學式等同樣可實現多點觸控功能的技術,其實早已進入量產階段,且價格非常具有競爭力。
如圖4中由戴爾(Dell)所推出的一體成型個人電腦,即便已可支援多點觸控功能,其整機售價折合新台幣不到30,000元。在目前平均單價相對較高的一體成型電腦市場上,這樣的價格相當具有競爭力。亦顯示在桌上型電腦應用中,光學式多點觸控的成本已經相當低廉。如果數位電阻式多點觸控技術想進軍此一市場,將面臨相當強大的競爭壓力。
|
圖4 使用Next Window光學式多點觸控方案的戴爾一體成型電腦 |
目前在這類一體成型個人電腦上,最主要的光學式多點觸控廠商為紐西蘭的Next Window,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戴爾之外,惠普(HP)一系列一體成型電腦所使用的多點觸控技術也是來自此一供應商。由於受到大廠青睞,Next Window已建立市場影響力,成為首波通過Windows Touch認證標章審核的公司之一。
成本仍為PC應用起飛關鍵
在毛利率向來偏低的PC產業,任何一種新技術或新功能要一炮而紅,除了產品本身的吸引力外,成本因素更是關鍵。從有志將其觸控技術帶向PC應用的廠商的產品布局與其公司代表對市場的觀察來看,一場價格大戰已無可避免。多點觸控大戰的第二回合,成本結構將是各家供應商決勝負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