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裝置(Portable Device)近年的蓬勃發展將在2007年持續發燒,尤在多項新興技術與標準的突破之下,通訊產業成為引領可攜式裝置成長的重要動能。而上游晶片廠商也將跟著得利,在寬頻接取(Broadband Access)、射頻解決方案(RF Solutions)與手機平台(Mobile Phone Platforms)上獲得大幅成長。
根據分析機構Strategy Analytics於2006年進行的調查顯示,由於高速下行鏈路封包接取(HSDPA)、行動電視(Mobile TV)、超低價手機(Cellular ULC)等議題的發燒,可攜式裝置將延續從2002年開始的成長,至2007年可攜式裝置將突破超過10億台出貨量大關,並在2010年出貨超過12.5 億台。
英飛凌(Infineon)中國上海能力中心董事總經理兼副總裁Matthias Ludwig認為,通訊可攜式裝置的四大焦點將會聚集在高速下行鏈路封包接取、行動電視、超低價手機與網路電話等。而在這四大焦點的帶動之下,各項技術也不斷提升。
Ludwig透露,在寬頻接取技術上,隨著需求提升,單一晶片於所有網路電話應用上運作的產品需求也將增溫,尤在超高速數位用戶迴路(VDSL2)、非對稱數位用戶迴路(ADSL2+)等領域最為顯著。射頻方面,Ludwig預期,未來在藍牙(Bluetooth)、無線區域網路(WLAN)和類比轉數位系統等領域的市場將繼續成長;手機平台方面,儘管3G持續受到重視,2G相關的解決方案也不會立即退出市場。
此外,隨著不少3G業者開始將電信系統由寬頻多碼分工接取系統(WCDMA)升級為高速下行鏈路封包接取,這項被稱為3.5G的技術,伴隨更多三合一匯流服務(Triple Play Service)的問世,高速下行鏈路封包和網路電話的成長都極為樂觀。Ludwig說,3G手機出貨量將自2005年的4,400萬支一路飆升至3.5 億支,讓可攜式裝置市場看俏。
對相關業者來說,雖然中國通過自有行動電視標準,不等於直接帶來市場成長,卻為紛擾多時的行動電視標準劃下休止符。工研院產經中心產業分析師謝孟玹指出,中國地區行動電視標準的底定,將帶動相關服務升級。Ludwig認為,再加上諸多地區為數位電視加溫,在在拉抬行動電視聲勢。隨著行動電視的接受度提升,相關手持裝置將隨之起飛,成為帶動可攜式裝置成長的一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