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浪潮來襲,研華、施耐德等硬體供應商也紛紛跨入軟體開發領域,推出雲端平台與完整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協助傳統產業進行加值、提升競爭優勢,並掌握物聯網的市場商機。
物聯網(IoT)時代來臨,如何將既有的設備聯網,為應用創造出新的價值,成為各產業關注的議題。然而,物聯網的應用領域相當廣泛、多元,且必須將終端設備串聯至雲端進行數據運算與分析,所牽涉到的技術與知識相當複雜。因此,除了著重軟硬體的整合,結盟合作搶進商機也成為業者布局物聯網市場的重要策略。
著重軟硬整合 研華揪團共創IoT供應鏈
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圖1)表示,未來15年物聯網產業將會有重大的進展,而台灣有相當大的機會在物聯網產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過,物聯網應用領域相當廣泛且多樣,市場呈現碎片化,且產業供應鏈也尚未發展成熟。因此,協助各產業將現有的硬體與軟體整合、串聯,以建立完整的產業鏈,是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首要目標。
因應此趨勢,研華也從工業電腦跨入軟體領域,推出WISE-PaaS軟體平台,該平台提供跨雲移動、彈性擴充、多種類數據資料庫服務、人工智慧模型訓練以及資安管理等服務,並以平台為基礎,找來各領域的廠商合作推出物聯網產業解決方案SRP(Solution Ready Package)。透過系統整合商(System Integrator)將SRP導入各個應用領域,將感測元件、邊緣運算、通訊、PaaS平台、行業SRP、雲服務營運,由下至上串聯起來,建立完整的物聯網供應鏈。
研華科技技術長楊瑞祥博士說明,物聯網解決方案必須整合現場多樣標準的工業設備數據,進行裝置管理、邊緣運算、無線通訊,再上傳雲端平台進行數據融合分析與視覺化呈現,以建立人工智慧模型;同時還須符合各國法規或企業政策要求的數據儲存地點管理原則,建立嚴謹的資安機制。其中所牽涉到的技術與知識相當複雜,因此透過共創模式集結不同應用領域的專業知識,才是打造互利多贏局勢最有效率的方法。
劉克振強調,在物聯網的時代,必須藉由軟硬整合才能提升服務的價值,這也是研華投入串聯、加值服務的原因。該公司選擇著重於軟硬體的整合,在應用端則與工業製造、醫療業、車隊管理以及停車場等業者合作,共創各個應用場域所需的解決方案。希望能幫助各個產業將現有的產品和設備聯網,轉型成為雲服務,在物聯網時代展現其產業價值。而除了研華,施耐德也掌握到物聯網發展的趨勢,從硬體供應跨足軟體、平台服務。
打造物聯網平台無獨有偶施耐德助產業加值
台灣產業數位化轉型已不再只是空想,而是近在眼前的現實。因應此發展趨勢,施耐德電機日前推出一款支援配電、樓宇、IT、機械和工廠五大專業領域的物聯網平台--EcoStruxure,透過物聯網、大數據(Big Data)、人工智慧(AI)、擴增實境(AR)等新技術,開啟數位經濟下新的商業模式。
台灣施耐德電機總裁毛莉莉(圖2)指出,物聯網、人工智慧及大數據分析等科技使企業營運更有效率及創新,並強化其競爭優勢。也因此,過去只要把硬體做好就能拿到國際訂單;但未來,服務才是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透過EcoStruxure的數位解決方案,施耐德電機提供具整體規畫的解決方案給客戶,而非單純硬體產品,對面臨國際市場競爭的台灣產業至為重要。
以智慧機械應用為例,施耐德電機機械自動化事業部總經理孫自強談到,2016年麥肯錫針對歐洲機械製造業公司深入調查分析,歸類出四大數位化將為智慧機械應用帶來的好處。首先,數位化可以大大減少推出產品時間,有數位化與數據之後,可以縮短研發時間與推出產品時間;其次,數位化可提高專業知識的資源,容易分享這些知識;第三,有了數據之後,不僅在機械製造上,更可以改善生產線,並提高生產率;最後一項優勢在於縮短機械故障時間,製造數位化之後,很多時候都可以達到故障前的警報,預先處理機械問題。
然而,進行機械數位化轉型須具備讓所有設備都達到互聯互通,且其設備皆須具備行動技術,以容易取得設備資訊;而當這些設備所蒐集而來的資訊,皆須透過雲端平台蒐集數據,進行儲存、運算與分析處理的行為,以滿足跨國機械出口的應用。
透過EcoStruxure Machine的物聯網平台,將分成聯網產品、邊緣控制、應用程式分析與服務三層,機械商不須額外花費資源,只須專注於大數據提高國際競爭力。舉例來說,歐洲食物包裝機的機械製造商Signode Industrial Group,在使用這個此平台前,須實際到客戶端走一遭,找尋機械故障原因,其過程繁瑣、緩慢;透過數位化後,即可明確知道機械零件出原因,並事先做好準備工作,到現場幫客戶解決問題。
孫自強談到,機械雲的優勢在於可獲得即時資訊、更快的服務與減少停機時間,同時機械設備商與業主溝通更及時、輕鬆。該公司目前在台灣已與勝源機械、振蕭機械合作,協助這些廠商從簡單產品提供者轉變為提供增值服務製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