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機械式硬碟相比,SSD的性能已有可觀的優勢,但SSD的真正實力還沒有完全發揮。隨著專為SSD特性量身訂做的NVMe邏輯介面開始進一步朝消費性主機板普及,搭配的實體介面M.2、U.2也先後到位,消費性SSD的效能還有機會向上翻升。
隨著固態硬碟(SSD)成本持續下滑,筆記型電腦與桌上型電腦採用SSD的比率已見攀升,特別是在強調高性能的電競機種上,SSD幾乎已成為標準配備。為了進一步發揮SSD的全部效能,拉開與傳統硬碟的差距,英特爾(Intel)早在2007年便已開始布局研發SSD專用的控制器介面NVMe。如今,隨著搭載U.2介面的SSD開始量產上市,英特爾十年磨一劍的SSD發展計畫,終於到了要驗收成果的時刻。
近幾年來,SSD一直是非常熱門的市場話題,而隨著SSD成本越來越低廉,已經到了一般消費型PC也能負擔得起的水準,SSD在PC的滲透率也跟著顯著上升。綜合TrendForce、Gartner等研究機構的數據,2015年出貨的筆記型電腦中搭載SSD的比率已經達到30%,預估在2018年時,SSD就會取代傳統機械式硬碟,成為筆記型電腦儲存裝置的主流規格。至於桌上型電腦方面,由於傳統硬碟在儲存容量上仍有顯著優勢,因此SSD的普及速度相對較慢,但整體來說仍維持成長局面。
NVMe助SSD擺脫老包袱性能大有突破
SSD的普及主要受到成本與性能兩大因素驅動,然而在性能方面,受限於PC生態系統,SSD始終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實力。雖然目前已有不少高階SSD產品改用PCIe介面,以突破SATA介面的頻寬瓶頸,但絕大多數的SSD控制器仍然沿用PCI時代遺留至今的AHCI控制器介面。沿用AHCI的最大優點是大部份作業系統均已原生支援,相容性高,但原本為機械式硬碟設計的AHCI控制器介面,無法完全發揮 PCI Express介面及 NAND Flash的性能優勢。
AHCI是針對機械式硬碟最佳化的介面技術,從存取命令的設計到資料的分布,都是以機械式硬碟為目標而開發,具備節省讀寫時間與延長硬碟壽命的效果。然而,SSD無需考慮讀寫頭的問題,可大規模平行讀寫。因此,讓SSD繼續沿用AHCI介面,將造成SSD性能受到極大限制。
英特爾早在2007年便已預見這個問題,並開始著手設計新一代NVMHCI介面,隨後改稱NVMe介面,以取代專為傳統機械式硬碟設計的AHCI介面,避免效能瓶頸出現。AHCI與NVMe介面的主要規格差異比較如表1。
由圖1與表1不難看出,NVMe的性能壓倒性勝過AHCI,只要相關解決方案準備就緒,且價格能控制在消費者可接受的水準內,NVMe逐漸取代AHCI應可預期。
|
資料來源:英特爾(8/2015) 圖1 AHCI、SAS HBA與NVMe輸入輸出性能比較 |
隨著英特爾的X97、X99與Z170晶片組陸續開始支援NVMe,SSD性能終於擺脫包袱。可以預料的是,未來支援NVMe不再是企業級SSD的專利,鎖定消費市場的SSD也將開始支援NVMe。
事實上,許多SSD控制器廠商,早已看準NVMe將是未來趨勢而展開布局。英特爾、三星(Samsung)等SSD品牌大廠旗下的SSD控制器團隊,早已為自家的SSD終端產品設計出可支援NVMe的控制器;IC設計業者Marvell、台廠慧榮、群聯等也已先後推出可支援NVMe的SSD控制器。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NVMe的性能遠超過ACHI,但NVMe只是邏輯介面而非實體介面,因此在實體訊號連接方面,SSD產業鏈仍須設法突破SATA 3.0所設下的6Gbit/s瓶頸,才能徹底發揮SSD的所有效能。這個趨勢除了預告SATA 3.0下台一鞠躬只是時間問題之外,也凸顯出SSD實體介面演進速度不如邏輯介面的現實。
M.2/U.2各自搶攻模組卡/2.5吋市場
NVMe為SSD打破了邏輯介面的包袱,但在實體介面上,SSD仍有多種規格選擇。扣除採用PCIe擴充卡形式的SSD,2.5吋SSD或將演變成M.2與U.2等多種介面共存的局面,目前主攻入門市場的SATA 3.0,將隨著時間慢慢淡出。
在SATA 3.0之外,SSD產業過去幾年出現過不少嘗試,後來逐漸確定使用PCIe作為實體介面來搭配NVMe SSD。但PCIe介面有個明顯缺點,只能支援擴充卡形式的SSD,無法支援2.5吋磁碟機外型的SSD,因為PCIe的標準接頭不適合用於2.5吋磁碟機。
在2016年CES展期間,各家廠商所推出的NVMe SSD若不是採取M.2介面,就是以PCIe擴充卡(圖2)的形式出現。缺乏對應的實體介面與連接器,也使得NVMe規格的全面普及受到一些影響。
|
圖2 在U.2介面走向消費市場前,支援NVMe的SSD大多以擴充卡的形態出現。 |
不過,隨著U.2介面出現在消費性SSD機種上,這個問題已經有了解決辦法。U.2介面原本的命名是SFF-8639介面,主要應用在資料中心所使用的SSD上。然而,由於原本的命名不容易記憶,不利於在消費性市場上推廣,因此後來改名為U.2。
U.2介面在SSD設備端融合了SATA與SAS的特點,中間用針腳填滿SATA介面的空缺,並預留L型防呆,所以可兼容SATA、SAS、SATA E等各種主流的硬碟介面(圖3、4)。至於在主機板端,則採用miniSAS HD插座與連接線。miniSAS HD是目前業界很常用的PCIe訊號纜線,可以直接導出PCIe訊號,但根據英特爾的規劃,未來PCIe纜線將採用OCuLink纜線與連接器(圖5),因此miniSAS HD可能只是過渡時期的解決方案。OCuLink的連接器尺寸僅12.85x2.83公釐,尺寸小巧是其最主要的優勢。
|
圖3 SATA、SAS與U.2介面比較 |
|
圖4 U.2介面的腳位定義 |
|
圖5 Molex研發的OCuLink纜線,將可支援4通道PCIe,可望成為U.2搭配的主機板連接方案。 |
U.2介面採用4通道PCIe 3.0,理論傳輸速度為32Gbit/s,並支援NVMe。相較之下,SATA的頻寬只有6Gbit/s,而且不支援NVMe。兩者相比,U.2的性能優勢相當明顯。
至於M.2,基本上是以二合一平板電腦或超薄筆記型電腦為主要應用目標,故主要是搭配模組卡形式的SSD使用,較少應用在2.5吋SSD上。在頻寬方面,M.2可以支援2通道或4通道PCIe 3.0,因此在某些情況下,M.2與U.2可以互相轉接,不會有效能上的損失。上述特點使得M.2與U.2之間的關係類似SATA與mSATA,各自有不同的目標市場(圖6)。
|
圖6 不同形式的SSD將採用不同的實體介面標準。 |
COMPUTEX將是SSD規格走向觀察指標
U.2首度在消費性SSD市場亮相,約莫是在2015年COMPUTEX展前後,並且在2015年下半開始有PC主機板業者推出支援U.2的產品,如華碩、技嘉、微星、華擎等廠商,均已推出支援U.2的主機板、連接器與線材。但由於目前消費性SSD產品中,只有英特爾自家推出的750系列支援U.2介面,加上主機板業者必須負擔額外的成本,因此主機板業者僅推出少數幾款支援U.2介面的產品,測試水溫的意味濃厚。
因此,對SSD產業而言,2016年COMPUTEX將是觀察產品規格是否向新世代介面轉移的重要關鍵。一方面,其他SSD業者會不會跟上英特爾的腳步,推出針對消費市場設計的U.2 SSD,對於U.2介面的發展將非常關鍵,另一方面,在英特爾平台普遍支援NVMe後,主機板業者會不會順勢擴大推出支援U.2介面的主機板,也攸關U.2的聲勢能否順利拉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