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轉靜態電流大減 降壓轉換器提升感應節點能效

2014-12-08
對於電子技術與電子設計來說,物聯網是個巨大的創新領域,無論從雲端到閘道器、伺服器、路由器及個別的感應節點,都不斷地有新突破,讓整個物聯網生態環境順暢運作,而這些發展的目標,就是要有效率的使用電源及傳輸數據。
個別的感應節點可說是系統內最有趣之處,其中包含了眾多感測器與應用。舉例來說,辦公室內的智慧溫控器會自動依據明天的天氣預報,調整溫度或濕度,再透過智慧型手表回報溫控器一週耗能分析。

相較感應節點本身如此多元,能源管理挑戰則日趨簡化。超低能源管理的新進展,如效率及整合度的提升,正在為物聯網創造更強大且體積更小的感應節點。

降低感應節點能源需求

個別感應節點的電源管理有一個基本目標--以更少做更多。「做更多」是指執行更多功能,例如網路連線、儲存以往設定與使用者選項(學習未來使用情境反應),以及提供既現代化又易使用的客製化介面,方便感應器互動與控制。

這些功能皆需要新的軟硬體,例如無線連結、使用新演算法的大型處理器,或是LED顯示器、數位光源處理(DLP)口袋投影器等特定介面。新硬體須要調整電源管理系統;而新軟體若為具備多種省電與休眠模式的超低功耗優化軟體,同樣需要新的電源管理系統,才能充分利用軟體內的節能程式碼。

「以更少」則是指感應器的供電來源。不論感應器是由電力線、電池或能源採集供電,未來趨勢都須減少耗能。物聯網內感應器只要能夠減低耗能,便能為終端裝備及使用者創造明顯且直接的益處。

因為降低能源需求,溫控器等線路供電感應器能符合能源之星或其他的省電標章,以申請綠建築認證;對於多數穿戴式裝置等電池供電感應器而言,減少能源需求可縮小電池體積與重量,讓裝置穿戴更舒適、使用時間更長。對太陽能窗簾馬達等能源採集感應器而言,降低耗能可縮小太陽能板面積,減少視線阻礙。

內建FRAM 新MCU高度提升建築用電效能

智慧型溫控器通常包含一個或多個溫度感應元件、微控制器(MCU)、對外連結(圖1)。溫控器的感測流程係從感應器測量溫度,再回報至微控制器,所得數據則透過無線連結或線路,傳遞至網路或中層伺服器。

圖1 在電池供電的智慧型溫控器內,超低功耗微控制器控管對外連結選項,其中可能包括無線連結(WiFi或ZigBee)、乙太網路或USB。

雖然最終的結果只是開關空調、暖氣及風扇,但只要利用這些數據,就能發揮更多功能。舉例來說,若匯整建築物內數千個溫控器,以及其他感應器的大量數據,便能得到完整的暖通空調資訊,了解建築物的用電效能。

由於建築物溫控器位置固定不變,以電力線供應主要電源即可,這樣的設計相當可靠,維護需求也很低,較高的線路電壓可降至較低且適合使用的5伏特(V),再透過中間匯流排電壓供應各子系統。

除了電力線供電外,還需要備用電源以確保溫控器在電源停止供電時也能運作。AA鹼性電池或鋰電池等化學電池是最簡單的方案,不僅易於取得,也不需要充電迴路,更不會增加成本。

微控制器通常需要約1.8伏特的電壓,但執行編寫快閃記憶體等特定功能,或須要提高運轉效能時,電壓需求可能高達3伏特。同時,微控制器的負載模型波動頗大,在執行程式碼時常會造成負載電流突然改變,這些負載暫態即對電源供應器的穩壓迴路造成挑戰。

現代的微控制器休眠模式,已經可降低所需電流至低於10微安培(μA),其中,符合EnergyTrace++1技術的超低功耗微控制器--MSP430F59xx(FRAM)即為一個典型的例子。

除了測量溫度與通報感測數據之外,溫控器通常都處於待命模式,能源轉換效率將左右系統整體效能,故必須使用超低功耗優化電源,以達到良好效能。

以市面上微控制器來說,其在開發時便採用低漏電製程、內建鐵電隨機存取記憶體(FRAM)及低耗電周邊,因此在相同電源預算內能提供更多的功能。FRAM具備單一記憶體、低耗電、快速寫入時間及高耐久度等優點,解決傳統快閃記憶體的問題。

以TPS627402為例,其即為超低功耗優化裝置,能符合溫控器所有設計需求。此超低功耗降壓轉換器更內含四個數位輸入接腳,能夠調整輸出電壓為1.8~3.3伏特。

最重要的是,上述新款超低功耗降壓轉換器的運轉靜態電流(IQ)只需360奈安培(nA),效能曲線即如圖2,10微安培的負載電流效能達85%,尤其若線路斷電,必須改由電池供電,這一點格外重要,因為高用電效能能夠延長電池壽命,使用多年也不須更換。

圖2 當溫控器內的微控制器電壓從5V轉換至3.3V時,在大部分的電流範圍,效能均可達92%以上,在10μA負載電流時,效能可達85%。

最後,該超低功耗降壓轉換器內建適合無線連結的負載開關,只要串連無線連結與負載開關,而不使用微控制器的供電電壓,即可依據需求切斷負載開關電源,避免在系統內產生漏電流(圖3)。

圖3 在智慧型溫控器的電源內,感應元件與無線連結的電源來自內建負載開關,可避免在系統中產生漏電。

超低功耗最佳化電源因為運轉靜態電流超低、運轉效能較高,故物聯網的感應節點能夠以更少做更多,若能運用適當的電源管理技巧,這些感應器能夠連結到網路或穿戴式裝置,亦能以備用電池運轉數年,都不須更換電池,並在使用電力線供電時符合能源之星標章。

(本文作者任職於德州儀器)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