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 穿戴裝置 電源管理 低功耗 醫療穿戴裝置

兼顧低功耗/小尺寸設計 醫療穿戴裝置電源管理再進化

2019-05-28
受益於超可攜式可穿戴偵測裝置的發展和採用,數位健康正在經歷一場革命。這些裝置能夠使長期和慢性疾病患者將健康偵測與日常生活整合,從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便利地提供高水準護理。然而,在不使用大尺寸電池的情況下,要為這些裝置長時間供電,為設計師帶來巨大挑戰。

與大多數「高科技」裝置一樣,每一世代新型可穿戴裝置都比上一世代整合有更多功能,這通常會加大在功率方面之挑戰,因為更多功能通常需要更高功率。增加電池尺寸通常並不是好方法,因為這會增大裝置的整體尺寸和重量,對所有用戶都不方便,對可能使用裝置的老年患者或嬰兒來說更是一個巨大負擔。同樣不能接受的是須縮短充電間隔時間,這樣留下的唯一選擇是採用更智慧的方法來管理裝置電源。

可穿戴裝置完整系統設計

儘管可穿戴醫療裝置尺寸很小,但卻是功能齊全的系統,其中包含許多基本組成部分。一個典型裝置包括:

1. 一個微控制器(MCU),用於運作程式/韌體以及管理和處理資料。

2. 一個可充電電池,用於提供能量使裝置正常運作。

3. 用於收集待偵測物理規格資料的感測器,比如脈動計或血糖偵測儀,也可能是加速度計或陀螺儀等通用感測器。

4. 一個無線通訊介面,通常是常見的低功耗協定,如藍牙低功耗(BLE)或近場通訊(NFC)等。

5. 安全保障,通常為硬體和軟體組合,可以加密所有發送資料,並防止惡意干擾韌體。

所有醫療偵測裝置都有特定用途,即便它是一個用於偵測生命體徵的通用健身腕帶。裝置用途決定了MCU和感測器選擇,尤其是精度、可靠性和量測重複性等規格。單次電池充電可能達到的量測時間長度也會影響元件選擇,在某些情形下,需要超低功耗裝置。MCU是系統核心,須與包括感測器和其他元件在內的所有周邊元件整合。在許多情形下,特定體系架構可將周邊元件分成域,某些域在不需要時可以斷電。例如,僅在有資料傳輸時才需要射頻操作,或者某特定感測器可能每分鐘讀取一次資料,可以在等待期間斷電。

電池技術演進

近年來,電池技術有了長足發展,已有的電池化學物質得到進一步改進,同時也開發了一些新化學物質。在可穿戴裝置中最常見的類型是鋰離子(Li-ion)電池,它每個電池單元可以產生3.2V到4V電壓。雖然鋰離子聚合物(Lipo)電池可應用於某些可穿戴裝置,但鋰離子電池由於較高的儲存容量和環境友善特性,成為可穿戴裝置應用之首選。

但是,物理定律仍然適用於鋰離子電池,其儲存容量與物理尺寸之間存在著很強的關聯,這意味著在大多數空間受限的設計(如穿戴式裝置)中,只有相對較少的能量來為裝置供電。為改善這一狀況,業界正在繼續研究新的材料和技術,多項研究表明,石墨烯是一種極有潛力大幅提高單位體積電池容量的方法。另一種途徑是超級電容器,這種途徑受益於奈米技術的總體改進。

超低功耗MCU

為了設計一個現代可穿戴裝置,裝置開發者正在選擇功耗盡可能低的MCU。目前,最進階的一種MCU在運作時消耗電流明顯小於1mA,而在睡眠模式下只消耗幾nA。除了自身功耗外,由於MCU控制周邊元件的電源供應,因此它在整體功耗中起著關鍵作用,確保不會浪費任何寶貴的電池容量。

縱觀市面上的MCU,如Maxim Integrated的MAX32660 MCU即平衡了性能和效率,使其成為可穿戴裝置設計的理想選擇之一。該MCU採用32位元ARM Cortex M4內核,包括有一個浮點單元(FPU)處理器以及用於感測器和其他裝置的周邊管理。這樣的MCU能夠控制外部儲存裝置,允許開發和運作進階處理演算法。在功率性能層面也有不錯的表現,每MHz時脈速度只需要50μW功率;而在物理尺寸層面,該元件僅為1.6mm×1.6mm(WLP封裝)大小,使其能夠輕鬆安裝在空間受限的可穿戴裝置(圖1)。

圖1 MAX32660功能框圖

另一家提供低功耗32位元MCU的供應商是Microchip,其SAM系列包括基於ARM Cortex-M0+技術的小型SAM D MCU、基於XLP的高性能MCU PIC32MX以及SAM L系列超低功耗元件。在睡眠模式,這些節能元件僅需200nA電流,而在運作模式,這些高能效元件所需電流小於35μA/MHz。雖然它們尺寸小、功率低,但同時具備多功能,包括LCD埠、運算放大器、即時時脈和mTouch感測,並具有USB和DMA介面。

而Silicon Labs的EFM32則是基於Cortex-M3的Giant Gecko,也是32位元醫用可穿戴式MCU,這些元件包括自主的低功耗周邊裝置,例如用於更高安全性的AES加密、用於通訊的UART、一個低功率感測器介面、以及整合運算放大器(圖2)。

圖2 EFM32功能框圖

裝置不再單純依靠電池

由於患者可能忘記定期為裝置充電,這意味著偵測可能會被耽擱,因此電池技術在醫療應用中可能是一個挑戰。在某些情形下,護理者可能會承擔充電責任,但這將對醫療系統增加進一步負擔。出於這些考量,醫療行業在採用基於電池的醫療監視器方面的進展非常緩慢,使得製造商們開始尋找其他替代供電方法。

能量收集不仰賴於電池的儲存能量,而是透過太陽光或熱量等來產生電能,或者在患者配戴裝置時透過四處移動產生電能。有足夠的光/熱/運動,這種方法可以提供幾乎無限的能量來源,使可穿戴裝置無需任何干預就可以無限期地操作。

每人平均每天透過散發熱量或者運動要耗散107J的能量,這意味著只要熱量/運動可以轉化為電能,就可以很容易地產生足夠能量為小型可穿戴裝置供電。將熱量轉化為電能的原理是Seebeck效應,它根據兩點之間的溫差產生電壓,在可穿戴裝置情形下,這兩點可能是接觸患者的表面(溫暖)和周圍環境(涼爽)。用於這種轉換的技術是一種基於半導體的Peltier Cell,它能夠每週7天,每天24小時全天侯產生電能,而太陽能光伏在室內不能很好地運作,在夜間則根本不能操作。

當病人運動時,也會產生能量,這種機械運動可以透過壓電(Piezo-electric)元件轉化為電能,壓電元件對每一個動作(如行走或運動)都會產生小電流。Wurth Electronics提供的能量收集解決方案即用開發套件,可在能源收集領域為開發人員提供一種便捷的方式。

板上電壓調節

可穿戴裝置通常有一個板上DC/DC轉換器,即便電源有波動,也能夠保證系統中所有裝置的電壓恆定。進階的DC/DC轉換器通常由MCU控制,並管理裝置的所有能量,確保盡可能高效地使用能量,包括DC/DC轉換器本身不消耗過多能量。相關的產品如Linear Technology所推出的LTC3107,是一款高整合度DC/DC轉換器解決方案,該產品專為獨特的能量收集機制而設計,而且相當節能。若整合使用熱源能量收集和電池,可顯著延長電池壽命,從而減少與電池更換相關的成本和不便(圖3)。

圖3 LTC3107的典型應用電路

可穿戴醫療裝置在尺寸變得更小的同時,也在繼續提供更多功能,需要創新的電源管理方案。雖然更高能效地使用電池能量有顯而易見的好處,但是能量收集可以提供諸多優勢,包括更高便利性,特別是在系統由進階DC/DC轉換器良好管理的情形下。

(本文作者任職於貿澤電子)

Upcoming Events

熱門活動

More →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