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LED CRT LCD OLED Mass Transfer

解決MicroLED巨量轉移難題 Micro-in-mini封裝技術興起

2019-11-05
1954年美國無線電公司(RCA)推出採用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 CRT)技術的彩色電視機,正式將CRT顯示技術商品化。到了1968年索尼(Sony)的CRT特麗霓虹(Trinitron)開始量產,直到21世紀最後一間CRT工廠熄燈,四、五十年來,CRT主導了大部分時候的顯示器技術。
Samsung

1982年英國Dundee大學提出非晶矽薄膜電晶體(Amorphous Silicon Thin Film Transistor, a-Si TFT)的構想,到1988年夏普(Sharp)開發出彩色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慢慢地由CRT進入LCD的時代。台灣則由1996年開始,LCD面板製造業開始風起雲湧。但是由於TFT LCD需要背光源,並非自發光的技術,所以在21世紀初期遭遇了來自電漿顯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 PDP)的挑戰,最終LCD勝出,主要原因在於PDP因為烙印現象所造成的可靠度不如LCD,所以最終只是曇花一現。

大約二十年前,學術界非常熱衷於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的研究,尤其是如何藉由封裝技術來提升OLED因為怕水怕氧所造成的可靠度問題,然而二十年過去了,這個OLED先天本質上的問題依舊沒有被攻克,它所造成的結果也類似PDP的烙印現象,所幸在iPhone及Android的推波助瀾之下,智慧型手機的產品生命週期(Product Life Cycle)被縮到非常短,現代人的手機很少用超過兩三年的,避開了OLED可靠度的先天缺點,再加上三星(Samsung)利用自有手機品牌與OLED面板的搭配,同時在使用OLED面板的iPhoneX推出之後,使得OLED幾乎被視為LCD之後的下一世代顯示器技術的主流,然而,除了手機之外,其餘的筆記型電腦、監視器螢幕乃至電視機,對產品壽命的要求都遠高於手機,試想家中的電視機沒有個五年十年應該不會更換吧?除非在不久的未來,OLED在可靠度方面有所突破,否則OLED在各種產品應用別的滲透率應該不會太高,因此,勢必會有其他的技術來挑戰LCD並成為下一世界顯示器技術的主流,在這種情況下,微發光二極體(MicroLED)就理所當然的被大家寄予厚望了。

圖1是過去這幾十年來,從CRT開始的顯示器技術的進展路線圖,並且包含了在品牌,面板製造及設備與材料供應鏈的狀況。從中可以看得出來,在CRT時代,從品牌到設備材料都掌握在索尼(SONY)等日本廠商手中。到了LCD時代,面板製造商掌握在台日韓乃至中國大陸手上,但是設備及材料依舊是日本廠商掌握,可是真正獲得最大利潤的品牌廠商卻是清一色的美國廠商,例如惠普(HP)、戴爾(DELL)、蘋果(Apple)。到了目前過渡期的OLED技術,雖然品牌及面板掌握在韓國的三星手上,但設備及材料依舊是由日本企業提供居多,可以說顯示器技術一直以來都在亞洲生根發芽茁壯長大。

圖1 顯示器品牌及供應鏈進展路線圖

而美國在經歷了2008年的金融海嘯乃至川普上台之後的中美貿易戰,已經深刻的體認到一個國家沒有實體的製造業,經濟是空虛而危險的,所以一直有聲音在要求Apple的產品要移回美國生產製造,然而,一個技術如果是在亞洲誕生成長,要將整個供應鏈從亞洲搬到美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如果一個技術從誕生的第一天開始就在美國,那麼就極有可能會理所當然地在美國生根發芽成長茁壯,對美國的整體產業和經濟發展必有長遠的正面貢獻,這也是為何Apple在收購MicroLED技術開發商LuxVue之後,幾乎停止了所有與原先LuxVue在台灣及日本的合作夥伴的合作,將所有的技術及開發全部鎖在美國。所以可以說,MicroLED顯示技術的競爭將會是亞洲與美國的大型跨洲競爭。

解決四大難題 MicroLED量產指日可待

既然MicroLED技術如此之重要,現在到底有哪些技術瓶頸有待突破才能邁入量產呢?

1. 巨量轉移(Mass Transfer)

2. 接合(Bonding)

3. 維修(Repair)

4. 紅光MicroLED的發光效率

其中最重要的瓶頸技術就是巨量轉移的技術,因此本篇將會圍繞在這個主題,探討如何解決。

巨量轉移

巨量轉移顧名思義,就是非一次一顆,而是將非常多顆的MicroLED,例如一次100萬顆,從原生基板,例如藍寶石基板或是砷化鎵基板,以符合最終顯示器或電路基版的像素間距的方式,將其搬運到最終的薄膜電晶體(Thin Film Transistor, TFT)或電路基板上。如圖2所示,此為目前許多廠商所採用的方式。

圖2 一種利用覆晶接合機的巨量轉移方式

首先在原本LED晶圓的基礎上進行雷射剝離,將MicroLED的晶片轉移至一個暫時性的載板上(Carrier),接著進行一連串的半導體製程,最終將MicroLED晶片以繫鏈(Tether)半懸空式的弱化結構,暫時固定在Carrier上,即圖2右上的結構。然後使用具有黏性且有凹凸結構的聚二甲基矽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即圖2中印章(Stamp),利用覆晶式接合機(Flip Chip Bonder, FCB)抓取Stamp,將Tether壓碎、黏取MicroLED晶片,將晶片轉移至最終電路板或TFT上。

此方法對絕大部分的廠商而言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原因在於FCB是工業界非常標準、常見的設備,廠商幾乎不用進行新的投資,或是只要小小的對設備進行修改即可使用在MicroLED的巨量轉移上,而Stamp和具有Tether弱化結構的MicroLED晶片只要向化學材料和LED供應商購買即可。

一切看似如此的美好,但是這個方法具有一些缺點。首先,具有Tether弱化結構的MicroLED製程本質上就是微機電系統(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MEMS)的技術,由於比傳統的LED製程複雜許多,所以成本較高、良率較低,甚至在搬運的過程中,MicroLED非常容易脫落不見,目前能提供品質穩定的Tether弱化結構的LED供應商鮮少,令人非常擔心會不會像當年高通利用MEMS的技術試圖製造量產Mirasol顯示器一樣,最終因為MEMS製程的良率與穩定度不佳而宣告失敗。而且,如果去審閱LuxVue(已於2014年被Apple併購)及Xceleprint的專利,此Tether弱化結構如何避開上述二者的專利,著實需要費一番心力。再者,由於Tether是二氧化矽(Silicon Dioxide, SiO2)這類的絕緣材料所組成,在壓碎、轉移、Bonding的過程中,若沾黏而掉落在Bonding界面處,將導致電流無法導通而失敗。另外,除了Tether弱化結構的供應問題之外,Stamp由於要兼顧具凹凸結構的PDMS的可製作性、尺寸穩定度、結構強度、黏性高低,導致目前幾乎是處於單一供應商的情況下,這對將來的量產穩定度亦產生了一定程度的風險。

為了避開上述技術的缺點與風險,在開發巨量轉移技術時,需考量的幾個前提為:

1. 使用一般常見的LED晶圓結構,讓供應商的彈性最大化、良率最大化。

2. 設備、材料和製程與既有的半導體產業、LED產業、面板產業的共通性最大化,降低投資風險、提高成功機率。

3. 製程步驟與複雜度最小化,讓生產效率最大化、成本最小化。

4. 需考量到將來維修的問題。

選擇性雷射剝離/滾輪式巨量轉移

圖3是優顯科技所開發的巨量轉移技術製程流程(Process Flow)。首先,如圖3左上角所示,採用一個市面上常見的、通用結構的LED晶圓,上面有利用微影製程做出來的MicroLED,接著使用半導體業及LED業界標準的貼合機(Laminator)將MicroLED晶圓及金屬環(Metal Frame)貼到一張紫外線解膠的膠帶(UV Tape)上,這樣就完成了第一步驟。

圖3 優顯科技利用滾輪進行巨量轉移之製程示意圖

接著,使用雷射剝離(Laser Lift-off, LLO)設備,選擇性的將要剝離下來的MicroLED晶片與藍寶石基板界面處的氮化鎵(GaN)分解,使MicroLED與藍寶石基板分開,此時留在UV Tape上的MicroLED兩兩之間的週期距離(Pitch)就已經和最終TFT基板的像素週期(Pixel Pitch)一致了。

然後對UV Tape進行UV照射,此舉會降低UV Tape對MicroLED的黏性。接著使用滾輪設備,由於滾輪上的黏性材料對MicroLED的黏力大於解膠後的UV Tape對MicroLED的黏力,所以能夠順利的將MicroLED從UV Tape上轉移到滾輪上。最後,再將MicroLED從滾輪上轉移到最終的電路基板或是TFT基板。

這套製程有以下許多優點:

1. 使用市面上常見的通用結構的LED晶圓,因此,製程良率以及成本將會與現行LED業界的水準趨於一致,供應鏈的穩定性以及價格競爭力可獲得保障。

2. 使用半導體業和LED業界標準的Laminator設備與製程進行UV Tape的貼合,這是工業界非常成熟穩定的技術,不管在設備投資與製程的困難度上都是最小化,UV Tape也早已被廣泛地使用在上述二產業,接受度最高。

3. 使用選擇性的LLO來進行Pitch的調整,不像前項技術需要開模具製作有凹凸結構的PDMS,大大降低了材料的困難度、增加材料的可選擇性。

巨量維修

除此之外,由於是利用選擇性LLO來決定有哪些MicroLED要被轉移到最終電路基板或是TFT基板上,不用受到模具固定的限制,所以此巨量轉移的技術也可以很順理成章地被應用在巨量維修(Mass Repair)上,如圖4所示,可說是一石二鳥。如果是其他巨量轉移技術,就筆者所知,都仍然需要開發另外一套不同的Mass Repair方法。

圖4 利用滾輪進行巨量修補之製程示意圖

然而,就算有了Mass Repair的技術,在MicroLED轉移到TFT接合之前,若無法保證MicroLED晶片的良率或是顏色、亮度、電壓的一致性,那麼光靠事後的修補依舊會帶來巨大的困擾。因此,如何能在MicroLED轉移之前就能篩選出同樣亮度、顏色、電壓的晶片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

但是由於MicroLED的晶片尺寸常常是落在30~40微米以下,所以它的電極尺寸大小就約略是十微米這種等級,因此導致MicroLED無法在LED晶片製程後進行測試。但是如果審視TV尺寸,例如75寸4K/2K解析度,簡單計算可以得到它的像素尺寸約為430微米,如果可以將R、G、B三種尺寸在幾十微米等級的MicroLED利用巨量轉移的技術,轉移到400微米左右的封裝內,也就是將巨量轉移應用為一種封裝的技術,那麼這個Micro-in-mini的封裝的電極尺寸將可以落在100微米以上,接下來就可以很輕易的利用既有LED產業的生產製造及測試的流程,對此Micro-in-mini LED進行測試,篩選出一樣的亮度、顏色、電壓的LED,之後再循業界熟知的技術,例如表面接合技術(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 SMT),將Micro-in-mini LED打件到TFT基板上,製成顯示器,如圖5所示。

圖5 利用巨量轉移作為Micro-in-mini LED封裝技術

雖然這個Micro-in-mini的方法只能適用在大尺寸的MicroLED TV上面,但是考量到如何在新技術、成本、價格、應用與市場滲透率之間的平衡,我們認為大尺寸的顯示器應當是MicroLED最適合的第一個切入點,所以Micro-in-mini的技術應該當仁不讓。

(本文作者為優顯科技執行長)

Upcoming Events

熱門活動

More →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