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PP R12 LTE-TDD LTE-FDD HARQ. 4G

紓解行動網路流量 LTE-TDD/FDD融合組網蔚成風

2014-08-11
近來4G長程演進計畫(LTE)成為一個火熱的名詞,為通訊市場注入一股新活力。LTE又可細分為長程演進計畫-分時多工(LTE-TDD)與長程演進計畫-分頻多工(LTE-FDD)兩種技術,本文將依序討論它們的詳細規格與技術差異,並將分析各自的優缺點,最後簡略剖析台灣LTE的發展狀況。
當初在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設計LTE-TDD時,就希望不要與LTE-FDD有太大的差別,因此約有90%的部分是相同的,相同的地方不再贅述,這裡將介紹實體層上的差別。

LTE-TDD/FDD訊框結構迥異

LTE-TDD與LTE-FDD兩種技術,最主要的差異即為訊框(Frame)結構上的不同。TDD顧名思義為分時多工系統,FDD則為分頻多工系統。

圖1為FDD與TDD一個訊框(10毫秒)的結構,每個訊框又可細分為10個子訊框(Subframe)。FDD是以頻率來切割,一部分來做下行(Downlink, DL)傳輸,另一部分做為上行(Uplink, UL)傳輸;而TDD則比較複雜,以時間來分割,每個子訊框要傳下行或上行的資料,就要配合3GPP 36.211所訂定的表1來決定。

圖1 FDD與TDD的訊框結構

圖1所示的TDD訊框架構,就是採用表1的上下行結構(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其中,D代表下行子訊框,U為上行子訊框,S代表特殊子訊框(Special Subframe),為TDD特有的子訊框,其架構如圖2所示。

表1 上下行結構

圖2 Special Subframe示意圖

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與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其功能可視為雷同上下行子訊框,GP(Guard Period)為保護時間,上下行切換的時間點。而DwPTS、GP、UpPTS在一個子訊框內所占的時間比例,可依不同的需求來做調整,3GPP 36.211明確規範表2的特殊子訊框結構(Special Subframe Configuration),共有十種不同比例可供選擇。

表2 特殊子訊框結構

其餘較為深入的差異還有不同的主同步訊號(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PSS)與輔助同步訊號(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SSS)時間上的位置,如圖3所示,FDD的PSS是在Subframe 0及5的Slot 0內Symbol 6的位置,是以淺灰色的區塊來表示,TDD的PSS是在Subframe 1及6的Slot 0內Symbol 2的位置,以深灰色的區塊來表示;至於SSS的話,如圖4所示,FDD的SSS是在Subframe 0及5的Slot 0內Symbol 5的位置,也是以淺灰色的區塊來表示,TDD的SSS則是在Subframe 0及5的Slot 1內Symbol 6的位置,以深灰色的區塊來表示。PSS與SSS在FDD與TDD只是時間位的位置不同,頻率與內容則完全相同。

圖3 FDD與TDD的PSS位置

圖4 FDD與TDD的SSS位置

表3 HARQ處理程序的最大數量

另外下行控制資訊(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內容也略有差異,TDD有特有的DCI內容,如2位元(bit)的下行配置索引值(Downlink Assignment Index, DAI)、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處理號碼(Process Number)在FDD只有3位元,在TDD則要4個位元。

最大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處理程序(Maximum HARQ Processes)在FDD固定為8個,在TDD則會因為不同的TDD上行/下行結構(UL/DL Configuration)而有所改變(表3)。

LTE-TDD/LTE-FDD優缺點分析

談過FDD與TDD的規格差異後,接著進一步比較其優缺點。

TDD頻譜使用效益較佳
  從圖1即可看出,FDD所占用的頻寬約略是TDD的兩倍,FDD上行與下行之間還需額外頻寬避免彼此間干擾。以頻譜是很珍貴的角度來看,這是TDD的一大優勢。另外,FDD的頻譜具有對稱性,一些零散的頻帶在FDD無法被使用;而TDD的頻譜為非對稱設計,可較靈活的使用各個頻帶。除了語音為上下行對稱的服務外,3G之後還提供上網等上下行非對稱的資料傳輸,而TDD的訊框設計,可依實際上下行需求做配置,較有彈性。
FDD基地台覆蓋率較佳
  TDD可自行分配上下行的比例,通常使用者會有比較大的下行需求,故下行的比例會大於上行的比例,造成上行受限,TDD基地台的覆蓋率就會比FDD的來得差。在使用者密集的區域,此特性使TDD資源使用效益較高,但較為廣大的區域,要達到相同覆蓋率,TDD須建設較多的基地台,造成成本提高。

TDD天線技術設計較容易
  FDD上下行為不同頻率,其占用頻寬大,單一天線不易支援這麼大的頻寬,較難應用於多重輸入多重輸出(MIMO)多天線技術。而TDD上下行運作於同一頻率,其一致性使設備穩定性高,降低處理複雜度,較易應用於MIMO多天線技術。
FDD產業發展較成熟
  因為歷史等因素,LTE-FDD目前應用的較為廣泛,產業成熟度較高,但無線區域網路(Wi-Fi)與全球微波存取互通介面(WiMAX)等技術,比較類似LTE-TDD。另外,LTE-TDD需要較為精準的同步,避免造成影響。

互補或互斥 合則兩利

上一段講述LTE-FDD與LTE-TDD的比較,或許會讓人覺得彼此是水火不容,互相排斥,但更好的做法是各取其優點,一起建置形成混合的共存網。例如,在城市的區域,因為TDD有較佳的頻率使用效率,因此在人口密集區域選擇布建LTE-TDD的基地台;在郊區的部分,因為腹地大人口較少,較適合布建涵蓋率較大的LTE-FDD基地台,以節省建設成本。

另外,在快速移動的區域如鐵路附近,可選擇布建LTE-FDD的基地台,因涵蓋範圍大,可減少換手(Handover)的次數;步行的區域,就布建LTE-TDD的基地台。

以技術層面來看,LTE-TDD與LTE-FDD的技術非常相似,當初標準在制定時,已經盡量減少彼此間的差異,近期研擬的3GPP R12版標準,已經將LTE-TDD與LTE-FDD的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在一起,所以在技術層面上不會是太大的問題。

在數據量越來越大,頻譜越來越珍貴,LTE-TDD勢必會更受重視與發展,LTE-TDD與LTE-FDD融合組網更是未來的趨勢,甚至不只LTE-TDD與LTE-FDD,加入WiMAX與Wi-Fi共同組網也不無可能。

台灣4G發展腳步加快

台灣在2013年底已經釋出4G LTE執照,為公庫帶來可觀的收入,預計在2014下半季起就會有業者開台,目前開台是以LTE-FDD為主,尚不知是否有LTE-TDD的開台計畫。目前整體通訊發展與LTE-TDD類似,如小型基地台(Small Cell)也是朝向價格低廉,覆蓋範圍小但更為深度的覆蓋。目前在擬定的5G更是朝向高頻、覆蓋範圍小但密集的方向著眼。LTE-TDD勢必是未來的走向,中國大陸目前發展得如火如荼,也是主要的推動者。台灣或許可借重WiMAX的部分經驗,與中國大陸合作開創通訊的新未來。

(本文作者任職於資策會智慧網通系統研究所)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