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影像/感測/通訊需求 高效處理器驅動ADAS進化

2016-04-06
近期在各方討論之下,大眾開始注意到自動駕駛車輛的發展情況,尤其是Google的測試車幾乎不需人類協助,即可行駛數千英里。
這些案例的確令人印象深刻,也將顛覆車輛運行的既定觀念與駕駛體驗。車廠近期的發展雖然不如這些願景讓人驚豔,卻也對駕駛行為有著深遠的影響。「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致力提升車輛安全,同時也正一步步地改善道路安全。此外,此系統將對車輛感測、智慧及控制帶來革新,並朝著自動駕駛車輛邁進。

ADAS的各項技術雖然主動程度各有不同,彼此的發展進程卻互有交集,舉例而言,後視鏡頭、環景顯示器、盲點與車道偏離警示等功能可提供資訊,但仍由駕駛主控車輛;而車道行駛輔助與主動巡航控制係屬於部分自動系統,在明確定義的情況下,車輛可短暫自行操縱,但駕駛必須隨時準備好取代自動控制。自動停車與駕駛狀態偵測屬於高度自動系統,在特定情境下由車輛完全操控,這些高階輔助將技術應用於更基礎的層面,進一步驅向完全自動駕駛車輛,無論有沒有人坐在駕駛座,汽車均可自行操作。

從目前看來,自動駕駛車輛量產可能得再過十年才會成真,不過從現今實驗可見,基礎技術已然成形。可是先進電子系統在測試車內占據太多空間,造價也遠高於車子本身。自動駕駛車輛若要量產,其相關技術必須先商業化以降低體積、重量與價格,並且需要幾年時間才能逐步達成;此外,克服法律及社會障礙同樣需要時間,路上車輛若想全面轉換為自動駕駛,恐怕仍曠日費時,尚需要好幾代汽車漸進實現。

ADAS可以優化自動控制的各個層面,從獨立子系統開始,逐漸提升系統整合,最終期望車輛能自動駕駛。眾家車廠為了提升各項協助功能,向半導體供應商求助,尋找創新技術及解決方案。由於ADAS技術日新月異,車廠所需的解決方案中,必須具備額外效能因應系統成長,也得在更動少數設計的情況下,納入最新功能;在元件生產方面,ADAS及其他車載系統也面臨特殊挑戰,例如如何在極端溫度下運作、符合更高品質/穩定/安全標準,並達到嚴格的成本目標。在車載電子產品領域具有經驗豐富的半導體商,將能協助ADAS開發商,提供最佳的完整解決方案,簡化設計與減少元件數量。

ADAS落實現況與挑戰

如前所述,有些ADAS功能已經實現,有些尚在研發。資訊與警示系統已存在多年,如今是新車常見的基本輔助功能,近期車款均配備輔助設計;超音波與攝影鏡頭則可延伸駕駛視野,若車輛後方突然出現其他物體,汽車會自動煞車,倒車時由鏡頭與超音波協助偵測後方情況。車輛的前向鏡頭與雷達可確保車輛行駛不偏移,並在速度不斷變換的車陣中穿梭,目前也是許多駕駛仰賴的功能。有些車輛運用ADAS環境或全景功能,搭配資訊娛樂系統,提供車主不同以往的資訊娛樂體驗,初期系統亦具備判讀能力,例如辨識街道標誌,或偵測車體週邊物件,未來選項勢必將更加五花八門。

許多功能原本僅限於高價車款,目前也逐步普及至中低價位車種。由於行車安全事涉保險公司、執法與立法單位,價格與法規也有利於功能推廣,有時甚至得透過立法程序,才能釐清責任或變更現有規範。鏡頭與車內顯示器已可取代車外後照鏡,不僅能排除傳統盲點與提升安全性,亦可簡化車體設計,增進油耗效能及降低碳排放量,不過因為現有安全標準規定要設置後照鏡,必須透過修法,才能允許新版設計上市。有些國家已通過第一波法規鬆綁措施,讓攝影鏡頭取代兩側後照鏡,歐洲SCAP系統依據盲點監測功能評定車款星級,美國NHTSA也要求自2018年起,所有新車都必須配備後照鏡頭。

當車輛開始彼此溝通,或與沿路各項設施溝通,資訊安全將成為一大考量。通訊功能對自動駕駛車輛固然重要,同時也得避免惡意入侵。這些問題在技術上不難克服,但法律與社會調適同樣需要時間,無法一日千里,必須建立車廠得遵守的安全標準。車廠仰賴半導體或設備供應商生產零件,讓產品能輕鬆迅速地通過認證上市。

表1說明現有與開發中的ADAS重要創新,然而其應用領域隨著新構想誕生將不斷演進。每一大類之下還有各分項,例如資訊系統或許被動,只負責向駕駛發送警訊,卻仍是各種自動功能的基礎;基本主動運作功能也被納入先進控制與完全自動運作(這些類別大致符合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的車輛自動化五級制,依據涉及車輛功能多寡區分自動化層級)。

ADAS演進的技術需求

ADAS技術演進事涉多項創新,其中重要趨勢有二:一為感測器、鏡頭、電子設備等個別元件體積日漸縮小,二為專用功能整合在更完備的系統中。這兩項趨勢其實互補,因為若要降低大型系統的成本,勢必需要尺寸更小、價格更平實的元件,例如前向鏡頭既可發揮車道行駛輔助功能,提供前方物體偵測資訊、辨別交通號誌,或啟動煞車避免擦撞。若要執行較複雜的ADAS功能,不僅需要鏡頭、超音波、LIDAR、雷達等資訊來源,也必須結合其他感測元件的資料,才能克服個別感測解決方案的缺陷,並保留部分重覆功能(圖1)。

圖1 感測融合技術

隨著感測器數量增加、鏡頭解析度提升,對於高頻寬通訊及高效能處理的需求也將提高。目前ADAS使用多種網絡標準與拓撲,但無論最終標準為何,都希望能減少線路數量,藉以降低重量與安裝時間,並達到低延遲以確保重要資料能迅速傳輸。網絡優化之後,影像及其他資料、控制訊號及電源將能取道同一線路,大幅縮小重量及連接器尺寸,減少模型占用的空間與線束的重量。

影像處理是ADAS另一項進步之處,由於鏡頭會產生龐大的像素資料,造成系統工作相當繁重。首先,系統需過濾及調整連續影像、辨別需注意的區塊,接著辨識如停止號誌、行人及其他車輛的各種物件,再判斷該採取什麼反應。此過程中的每項任務皆很重視時間點,因此需盡可能減少資料流,並讓演算式更加精密。故系統需要異質處理,從原始資料輸入的影像專用訊號處理硬體、物體掃描與辨識的可編程訊號處理,到影響車輛運作的高效能決策微處理器。影像運算需要多個異質處理元件合作,再搭配快速通訊介面,將鏡頭資料送至處理器。

除了彈性通訊及異質處理,ADAS系統也仰賴整合彈性電源管理。因應車載電壓變化幅度大於多數電子系統,運作環境的溫度範圍、振動及污染也可能造成巨大壓力,故電源管理解決方案格外重要。其不僅為裝置運作提供穩定電源,亦將發揮重要保護功能避免系統受損。雖然用戶平常不會察覺電源管理是否完善,但系統開發商都很清楚電源管理對ADAS技術演進的重要性。

針對ADAS需求的解決方案

對於各項技術需求,ADAS系統開發商可信賴半導體廠提供的妥善解決方案,ADAS技術開發商需要創新解決方案,以符合平價、調整彈性、穩定因應極端運作條件、滿足未來效能成長等標準,也需要先進的整合與封裝能力、類比及數位功能、深度設計支援、區域供應穩定等。面對車載供應商的明確需求及標準,半導體廠可提供完整的產品,作為車廠在ADAS創新及研發的後盾。

在各項專用產品中,最複雜者莫過於高效能應用處理器,包括ADAS鏡頭感測器及融合,以及多種雷達功能均以此為核心,TDAxx系統單晶片解決方案整合多項功能,有效執行異質任務,其特別針對先進視覺處理與控制而設計,並能在效能、功耗及成本效益之間達成平衡(圖2)。

圖2 隨著複雜度增加,專業視覺處理可提高表現與功率效能。

TDA2x可建構高階ADAS影像系統,而TDA3x則服務初階及空間受限的系統。這些產品內建通用的雙Cortex-A15 RISC處理器、雙C66x DSPs、可編程Vision AccelerationPac,其中專用硬體「嵌入式視覺引擎」讓每單位功率的RISC運算效能最多增至八倍,讓DSP與RISC核心可處理ADAS任務的中高階演算式。半導體廠創新的技術包括「視覺軟體開發套組」,可迅速製作演算式原型,並迅速建立各種資料流,像是影像拍攝、影像再處理、影像分析演算式、影像顯示等。

在TDAxx解決方案中,內建各式週邊工具,能簡化設計及縮小空間,促進感測器融合,對於環景與倒車鏡頭等攝影系統的通訊介面,更能利用新一代FPD-Link III SerDes系列,連接遠距ADAS衛星、中央處理模組與單一同軸線路,因為連接器尺寸較小、元件整合程度高,模組體積與線路都能簡化,因此即便ADAS的感測模組愈來愈多,卻不會造成龐大額外重量或成本負擔。Gigabit乙太網路等車載系統發展時,為了各種通訊的解決方案,都需要如此深入的專業能力。

在同一裝置內,異質處理器的電壓各異,外部裝置也可能使用不同電壓,電源管理晶片必須從汽車電池內,取得穩定可靠的電壓,同時避免電源突增與電壓暫態。有了先進電源管理解決方案,車載電子開發商能為ADAS系統挑選適合的電源管理裝置。

ADAS演進掀起汽車革命

雖然自動駕駛汽車仍處於研發階段,然而隨著先進駕駛輔助功能的重要性與日俱增,現有系統不僅僅只是資訊及警示功能。而隨著時間演進,ADAS裝置也將更輕巧、更容易整合、更平價。隨著法律及社會進步等種種因素交互作用之下,未來汽車將可自行運作,最終成為自動駕駛車輛。

半導體廠持續推動創新,降低ADAS功能的體積、重量與成本,同時增加更多功能,將以往獨立的功能納入同一晶片或封裝之中。在各項進步之中,又以高效能異質影像處理、彈性通訊介面、保護電源管理最為重要。半導體公司也造就各種類比與數位技術的整合及封裝能力,並與汽車業要角維持長期關係,提供深入的設計與製造支援,這些進展都將推動ADAS發展,邁向自動駕駛車輛目標。

(本文作者負責德州儀器ADAS全球行銷業務)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