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 Offload Small Cell Femtocell Microcell Picocell Wi-Fi LTE

LTE市場起飛 小型蜂巢式基地台後勢俏

2012-05-04
即便LTE具備較高的傳輸速率,以及容許較多的使用者同時使用,但仍將遭遇室內訊號不佳的問題,透過小型蜂巢式基地台將有助提升LTE室內訊號覆蓋率,因而受到電信業與網通設備製造商青睞。
長程演進計畫(LTE)小型蜂巢式(Small Cell)基地台市場萌芽。全球LTE的發展持續升溫,考量LTE訊號覆蓋率,電信營運商開始推展LTE小型蜂巢式基地台。目前已有超過60%的LTE電信業者布建Microcell基地台,毫微微型蜂巢式(Femtocell)基地台的商機也將隨後起飛。

圖1 小型蜂巢式基地台論壇主席Simon Saunders預估,到2016年,小型基地台的市場規模將可達總體基地台的90%。
小型蜂巢式基地台論壇(Small Cell Forum)主席Simon Saunders(圖1)表示,現階段小型蜂巢式基地台仍是以3G為主要市場。雖然LTE傳輸速率高,可應付較多的使用者數量,但是到了室內,LTE訊號依然會受到建築物的遮蔽而衰減,此時,即需小型蜂巢式基地台的襄助,才能提供較佳的訊號品質,因此LTE小型蜂巢式基地台的需求將急遽升溫。

Saunders認為,在小型基地台市場中,電信營運商將扮演重要角色,除了提供消費者最佳的室內網路使用品質外,也可主動透過小型蜂巢式基地台提供各種服務與資訊,進而提高消費者對小型蜂巢式基地台的接受度,開創更多商機。

Saunders舉例說明,小型蜂巢式基地台除了可增加LTE、3G等行動寬頻技術的室內覆蓋率外,也可發展諸如定址服務(LBS)、室內定位等商機。電信業者可利用小型蜂巢式基地台在大型商場商中主動發送特賣、折價券等訊息,或是讓消費者可獲得更精確的室內定位服務。

LTE/Wi-Fi小型基地台分家

值得一提的是,LTE小型蜂巢式基地台未來將不會跟隨異質網路整合的腳步,將無線區域網路(Wi-Fi)整合至同一台裝置中。Saunders解釋,由於LTE與Wi-Fi的技術架構差異較大,再加上Wi-Fi耗電量較高的問題仍待解決,因此要將LTE與Wi-Fi整合在單一小型蜂巢式基地台的研發門檻較高,所以Small Cell Forum主張LTE與Wi-Fi各自獨立的做法,但Wi-Fi接取點(AP)仍舊兼具網路流量卸載的功能。

至於,同屬第三代夥伴計畫(3GPP)的LTE與LTE-Advanced,以及須向下相容的3G,則可整合為支援多模的小型蜂巢式基地台。

小型基地台仍有挑戰待解

雖然小型蜂巢式基地台憑藉LTE的布建而有大幅市場成長空間,但伴隨LTE技術挑戰的出現,例如VoLTE(Voice over LTE)、資料傳輸安全等問題,也將為小型蜂巢式基地台帶來設計門檻。Radisys技術長Manish Singh表示,語音的傳送一直是未來LTE能否真正成功的關鍵,未來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時代中,每一種裝置皆相互連結並傳輸訊息,因此小型蜂巢式基地台須能分辨何種封包得最優先傳送,亦即可智慧分配封包優先傳送的順序,才不致影響VoLTE的音訊品質。

為解決VoLTE音訊傳輸問題,Radisys亦推出VoLTE MRF產品,不僅語音,也可支援影像(Video)封包的傳輸。

值得注意的是,LTE與其他技術相同,也將面臨資料傳輸安全的問題,Singh指出,針對LTE資料傳輸安全,3GPP已制定相關規格,不過要進一步達到最周延的資料防護,網通設備商須花更多資源,將資料擷取防護軟硬體進行優化。

另外,相容性測試(IOT)、功耗及彈性,也將是小型蜂巢式基地台業者將面臨的技術挑戰。Singh不諱言,消費者對於小型蜂巢式基地台功率發射對人體是否造成影響仍有疑慮,這也是現階段推展小型蜂巢式基地台最大的難題。

資料來源:Radisys
圖2 根據不同覆蓋率與使用者數量,衍生各種小型蜂巢式基地台。
小型蜂巢式基地台包括Microcell、Femtocell與Picocell,根據不同的應用場域而採用不同覆蓋率的小型蜂巢式基地台(圖2)。Saunders表示,Small Cell Forum的前身為Femtocell Forum,但Femtocell僅限於家用領域,再考量Microcell與Picocell也有別於大型基地台,亦屬於小型蜂巢式基地台的應用領域,因此更名為Small Cell Forum。

小型蜂巢式基地台將可提升LTE等行動寬頻技術的使用者經驗,因此包括電信業者、網通設備商皆已著手布局。目前小型蜂巢式基地台市場以美國、日本最為蓬勃,未來,隨著行動寬頻技術布建成熟,可望擴展至其他地區。

Upcoming Events

熱門活動

More →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