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綠色倡議持續推動工業、航空航太和國防應用,尤其是運輸行業的電力電子系統設計轉型。碳化矽(SiC)是引領這趨勢的核心技術,可提供多種新功能,不斷推動各種車輛和飛機實現電氣化,進而減少溫室氣體(GHG)排放。
在工業控制領域,經常看到使用高解析度多媒體介面(HDMI)纜線來連接顯示器,進而監控整個生產過程中的各個關鍵指標。有時顯示器離整個生產線特別遠,HDMI纜線不夠長,往往須要導入訊號隔離方案,好讓訊號能傳遞更遠的距離。
最初由助聽器產業發起的藍牙低功耗音訊計畫,已成為藍牙技術聯盟規模最大的規格開發專案,並推動了真無線耳機等聽戴式裝置的發展,使耳塞式耳機名列有史以來成長最快的消費型產品,未來,更可望扮演健康/運動功能的絕佳平台。
穿戴裝置更加趨向緊湊輕巧的外形,面臨既要提供豐富、直覺的體驗,又滿足延長電池續航時間的要求。透過晶片電源管理技術節流,新興半導體系統級封裝擴大電池體積,與外部能量採集延長裝置續航時間。
受助聽器產業推助,現今市場上真無線耳機蔚為流行。本文從助聽器產業帶出早前音訊傳輸技術的限制,接著探討音訊標準革新、大廠如何導入消費市場,並且提出目前待解的挑戰。
下世代網路將能針對商業意圖以近乎自主性地偵測、運算、學習、推理並採取行動,並且管理由不斷增加的聯網智慧裝置所產生的巨量資料。人工智慧(AI)在實現自動化、管理複雜性和可擴充性,以及即時利用分散式系統中的數據上扮演關鍵角色。
全球5G布建如火如荼,但業界已開始關注6G將會帶來的新變革。本文將從通訊規格標準化的時間表、其中關鍵驅動因素與實用技術設計原則,進一步闡述6G願景。
為鼓勵數位經濟發展,2021年歐洲推出2030年「未來數位10年道路」,計畫全歐洲之接取網速在2030年要達1Gbps。各國陸續推動寬頻覆蓋之中長程目標,以及法規與補助計畫,促使寬頻批發與零售業者加速投資基礎建設,市場因此活絡。
低軌道通訊衛星(LEO)將無線訊號的涵蓋延伸,讓全球行動通訊進入3D時代,隨著衛星發射技術更趨成熟,維運成本大幅降低,衛星通訊黃金成長期來敲門。根據產業研究機構TrendForce數據預估,2022年全球衛星市場產值將達2,950億美元,年成長3.3%,未來產業鏈產值不亞於半導體,為台灣資通訊產業帶來另一個轉型升級的良機。隨著低軌衛星通訊產業話題的發燒,未來幾年衛星產業將迎接高度成長期,帶給市場無限美好的想像。
下一代行動裝置的快速創新帶來天線實作方面的重大工程挑戰。關鍵問題在於,由於蜂巢式、Wi-Fi、超寬頻(UWB)、毫米波(mmWave)和GPS標準規定新頻段和提出新要求,使得5G手機的射頻路徑通常為LTE手機的兩倍多。然而,空間不足限制了增加新天線及在多個頻段之間共享天線的能力,進而帶來更複雜的問題。
車聯網出現在歐、美國家最早可追溯到20多年前,近年來為改善道路安全、行車效率、節能減碳,以及提升城市智慧化多元的市場需求,加速推動車聯網市場的發展,並與行動通訊、資訊系統、交通產業的深度融合,加上5G和AI技術及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車聯網已成為市場上需求最明確、最有產業潛力的物聯網之一。
在車用感測器中,光達(LiDAR)具有高量測距離、高精度、高辨識度,是邁向L3自駕不可欠缺的關鍵要素。發展較早的傳統機械式光達,由於體積過大、價格高昂導致車廠難以普及化,為此業界轉向朝固態光達研發,近年來各界逐漸對此寄予厚望,期盼固態光達順利突破技術瓶頸,成為接下來的布局焦點。
車用感測器在質與量上持續提升,影像感測器著重微光性能,毫米波雷達提升感測距離/解析度,固態光達研發接近量產, 感測融合協助備援與自駕決策判斷。
Wi-Fi往返時間(RTT)測距技術於2009年首次推出,該技術依照兩個Wi-Fi裝置之間無線訊號往返傳播時間來測量它們之間的距離,傳播時間和無線訊號的速度,以每100公尺333奈秒(ns)提供了估算兩個裝置之間實體距離的方法。2015年,採用基於802.11標準的精細定時測量(FTM)技術的Wi-Fi晶片組上市。
智慧儀表是透過某種通訊網路記錄和報告公用事業服務使用消耗的電子設備,例如電、氣、水以及冷暖氣等。本文將探討智慧計量的基礎知識以及伴隨的一些好處和挑戰。
南韓政府積極推動5G企業專用網路,從電信業者、電力公司、網際網路服務公司,再到整體系統整合業者,透過垂直分工,加速5G網路建設布建。
物聯網(IoT)、智慧城市的時代來臨,智慧應用對於低功耗廣域(LPWA)網路的連線需求與日俱增,多種技術遍地開花, 加速人類社會智慧化的步伐。看準能源轉型成為必要發展趨勢,Wi-SUN生態系布局智慧儀表市場。
隨著GPS的普及,定位已成為無線設備的重要功能之一。如今消費者期望實現微定位,這反過來促使無線技術針對微定位的要求進行調整,推動定位精度不斷提升。
新世代LPWA技術滿足物聯網新興需求,Wi-SUN能源智慧監測協助零碳轉型,HaLow市場需求逐漸浮現,Mioty適合發展車隊管理/資產追蹤,DECT-2020為使用非授權的5G技術,NR-RedCap則瞄準智慧穿戴/影音應用。
支援全新精準定位功能的無線技術正不斷擴展應用範例,其中包括需要更高等級安全性的例子。例如,在汽車產業,需要在汽車和遙控鑰匙之間進行安全的身分驗證。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