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
散熱設計與分析是改善元件可靠性的關鍵。本文分為三部分,將概述散熱設計的基本原理,包括客戶應用中的Qorvo元件熱阻分析,並提供詳細資訊說明,以協助工程師進行系統層級設計。
在建築物中,Wi-Fi存取點(AP)的擺放位置和數量皆可能影響漫遊表現。為了確認漫遊問題所在,量測設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本文將說明可能導致漫遊不穩定的背後原因,並提供相關除錯方法。
HDMI已是當今筆記型電腦的主流影音介面之一,而HDMI 2.1作為最新標準,導入EEODB架構以解決螢幕EDID空間不足的問題。然而,由於HDMI協會直到2021年8月才將EEODB測試正式列為必測項目,HDMI 2.1產品可能面臨相容性問題。
為了達成淨零排放目標,建築需要對其通訊基礎設施進行現代化改造。本文將介紹如何利用單對乙太網路(特別是10BASE-T1L)輕鬆改造使用RS-485等傳統鏈路的建築。
衛星物聯網(IoT)連接技術逐步成形,其具備降低無線通訊成本並將覆蓋範圍擴展至全球各地的潛力,可望帶動新的使用案例和應用。
近年來,工業物聯網(IIoT)及資料型應用蓬勃發展,將感測器、致動器及控制器裝置的密度及性能需求推至新高,而採用搭載單對乙太網路(SPE)的10Base-T1L有助於滿足IIoT的資料和電力傳輸需求。
為了建構可靠的工業4.0系統,工程團隊必須從設計之初就將連接和互操作性納入考量,而OPC統一架構(UA)即為實現系統互操作性的關鍵工具。
太空經濟正逐步起飛,而由於正統太空規電子零組件價格高昂且不易取得,採用COTS元件執行太空任務成為熱門趨勢。本文將從火箭發射環境、太空環境,逐一說明COTS欲跨入太空應用將面臨的挑戰和驗證測試方式。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AI/ML)應用快速成長,使得資料中心網路面臨顯著增加的資源需求。訓練具有數萬億個參數的大型語言模型(LLM)需要大量的AI加速資源,例如GPU,而GPU之間的資料傳輸效率也是訓練LLM的關鍵因素。
5G基地台設計正面臨重大變革,包括發射/接收頻道數量從4個增加至256個,頻率範圍也擴展至3~4GHz,並有望達到7GHz。面對基地台設計的全新要求,功率放大器(PA)也需要同步演進。
智慧家庭應用在帶來便利的同時,聯網裝置本身的安全性也是一大隱憂。本文將檢視市面上平價智慧門鈴的安全問題,並說明韌體分析如何協助業者找出可能遭受攻擊的安全漏洞及弱點。
最近推出的跨電感電壓調節器(TLVR)在多相DC-DC應用中頗受歡迎,這些應用為CPU、GPU和ASIC等低壓大電流負載供電。此一趨勢主要基於該技術的瞬態性能。TLVR並支援彈性的設計和布局,但其同時也存在幾個缺點。本文闡述了TLVR設計選擇如何影響性能參數,並根據優缺點討論相關權衡方式。
物聯網智慧追蹤應用簡化資產管理和狀態監控,開發完整的定位解決方案,並增強靈活性,以支援不同的追蹤需求。優化電池壽命、降低能耗、確保小封裝設計以及提供多協議支援是設計考量重點。
Featured Videos
Upcoming Events
Hot Keywords
本站使用cookie及相關技術分析來改善使用者體驗。瞭解更多